[实用新型]一种新型接触网拉线挝弯工具有效
申请号: | 202023065114.4 | 申请日: | 2020-12-17 |
公开(公告)号: | CN214488618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26 |
发明(设计)人: | 周亮;赵枝宗;赵生杰;彭梦伟;陈成;张一鸣;洛绒彭措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铁建电气化局集团南方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F1/00 | 分类号: | B21F1/00 |
代理公司: | 武汉楚天专利事务所 42113 | 代理人: | 邹舟 |
地址: | 430074 湖北***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接触 拉线 工具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新型接触网拉线挝弯工具,包括底板、设置于底板上的支撑机构和设置于支撑机构上的挝弯机构,所述挝弯机构包括安装于支撑机构上部的U型转动板,所述U型转动板的另一端设有旋转握杆,所述U型转动板内设置有动滑轮和与支撑机构连接的固定轮,所述固定轮下方的支撑机构上设有用于放置拉线的固定杆。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设计合理,适用于各类拉线挝弯,有效的节省了人力并提高了施工的工作效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气化铁路施工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新型接触网拉线挝弯工具。
背景技术
在现有铁路电气化施工过程中,涉及到接触网做拉线挝弯施工时,通常都是采用人力进行挝弯,由于拉线的材质普遍都是钢绞线,硬度很强,通常需要两人甚至以上来进行配合挝弯。而且再确定好拉线回头的长度时,由于人工挝弯需要耗费巨大的力气,导致回头处的点与实际的标准有着偏差,偏差大了就会产生返工的情况,而且返工的工作量难度更大。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新型接触网拉线挝弯工具,其结构简单,使用方便,使用该工具挝弯时,可以很大程度上节省人力及时间,提高工作效率。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一种新型接触网拉线挝弯工具,包括底板、设置于底板上的支撑机构和设置于支撑机构上的挝弯机构,所述挝弯机构包括安装于支撑机构上部的U型转动板,所述U型转动板的另一端设有旋转握杆,所述U型转动板内设置有动滑轮和与支撑机构连接的固定轮,所述固定轮下方的支撑机构上设有用于放置拉线的固定杆。
进一步的,所述支撑机构包括垂直固定在底板上的两个平行设置的竖直支撑板,每个竖直支撑板的一侧均焊接有侧面支撑板,每个侧面支撑板与底板之间均焊接有斜支撑杆。
进一步的,所述侧面支撑板与竖直支撑板垂直设置。
进一步的,所述U型转动板的前部设有贯穿U型转动板的第一螺栓,所述第一螺栓穿过两个竖直支撑板之间的固定轮的中心将U型转动板与竖直支撑板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U型转动板的后部设有贯穿U型转动板的第二螺栓,所述第二螺栓穿过动滑轮的中心将动滑轮固定于U型转动板中间。
进一步的,所述固定杆安装于两个竖直支撑板之间,平行设置有两个,用于水平放置拉线。
进一步的,所述U型转动板采用U型槽钢制作。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
(1)降低了施工人员的劳动强度,减少了人工、省时省力,提高了工作效率;
(2)挝弯效果好,降低返工率,节约成本;
(3)结构简单,操作简便。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竖直截面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挝弯过程初始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挝弯过程结束图。
图中:1—底板,2—U型转动板,3—旋转握杆,4—动滑轮,5—固定轮,6—固定杆,7—竖直支撑板,8—侧面支撑板,9—斜支撑杆,10—第一螺栓,11—第二螺栓,12—拉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其中,附图仅用于示例性说明,表示的仅是示意图,而非实物图,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为了更好地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附图某些部件会有省略、放大或缩小,并不代表实际产品的尺寸,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附图中某些公知结构及其说明可能省略是可以理解的,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实施方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具体实施方式,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铁建电气化局集团南方工程有限公司,未经中铁建电气化局集团南方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3065114.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充气式护理用洗头盆
- 下一篇:一种组合式呼吸面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