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回弹法检测混凝土强度辅助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3067848.6 | 申请日: | 2020-12-18 |
公开(公告)号: | CN213903055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06 |
发明(设计)人: | 武海瑞;胡博;孟强;金宝玉;苏智;刘军;谷志强;李轩 | 申请(专利权)人: | 内蒙古万方工程技术服务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1/28 | 分类号: | G01N1/28 |
代理公司: | 北京挺立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65 | 代理人: | 张亚伟 |
地址: | 014000 内蒙古自治区包*** | 国省代码: | 内蒙古;1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回弹 检测 混凝土 强度 辅助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回弹法检测混凝土强度辅助装置,包括第一模具板、第二模具板、第一栅格印章和第二栅格印章;所述第一模具板和第二模具板的一侧通过合页从转动连接;所述第一栅格印章设置于第一模具板的底面,第二栅格印章设置于第二模具板的底面;第一栅格印章和第二栅格印章的形状相对应;本装置便于携带,并且可以快出绘制出便于携带的网格线,提高绘制精度;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回弹仪测试网格线人工绘制,绘制精度较低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混凝土强度检测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回弹法检测混凝土强度辅助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回弹法检测混凝土抗压强度是混凝土结构现场检测中最常用的一种无损检测方法。根据JGJ/T23-2011《回弹法检测混凝土抗压强度技术规程》标准规定:相邻两测区的间距不应大于2m,测区距构件端部或施工缝边缘的距离不宜大于0.5m,且不宜小于0.2m。测区面积不宜大于0.04㎡;测区应有清晰的编号。每一个测区读取16个回弹值,测点宜在测区内均匀分布。
在回弹法检测混凝土抗压强度时,目前现场操作人员还是用直尺、记号笔或粉笔在构件上逐条画出测区网格线,当所检构件数量较多、布置回弹测区量较大时,用传统的方式画测区网格线工序繁琐,布置测区的工作效率低。对于表面多,体量大的结构,仍采用原始的作图法绘制回弹法测区,将是一个重复且量大的体力劳动;当检测人员根据经验画测区时,测区面积又难以满足规范要求,影响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基于此种技术背景之下,发明人设计一种回弹法检测混凝土强度辅助装置,本装置便于携带,并且可以快出绘制出便于携带的网格线,提高绘制精度。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回弹法检测混凝土强度辅助装置,本装置便于携带,并且可以快出绘制出便于携带的网格线,提高绘制精度;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回弹仪测试网格线人工绘制,绘制精度较低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回弹法检测混凝土强度辅助装置,包括第一模具板、第二模具板、第一栅格印章和第二栅格印章,所述第一模具板和第二模具板的一侧通过合页从转动连接;所述第一栅格印章设置于第一模具板的底面,第二栅格印章设置于第二模具板的底面;第一栅格印章和第二栅格印章的形状相对应;所述第一栅格印章和第二栅格印章采用橡胶材质;所述第一模具板上设有第一提手,所述第一提手的截面为半圆形;第二模具板上设有第一提手相对应的第二提手;所述第一模具板上设有两个可以卡住涂料桶的第一卡槽;第二模具板上设有第一卡槽相对应的第二卡槽;所述涂料桶卡于第一卡槽与第二卡槽内;所述第一模具板上设有子扣,第二模具板上设有与子扣相对应的母扣。
具体的,所述第一模具板、第二模具板为方形截面;所述第一提手设置于第一模具板的右侧,第二提手设置于第二模具板的右侧;所述第一卡槽设置于第一模具板与合页相对的一侧,第二卡槽设置于第二模具板与合页相对的一侧。
进一步,所述第一模具板、第二模具板为三角形截面;所述第一提手设置于第一模具板的右侧,第二提手设置于第二模具板的上侧;所述第一卡槽设置于第一模具板的下侧,第二卡槽设置于第二模具板的左侧。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本装置便于携带,并且可以快出绘制出便于携带的网格线,提高绘制精度;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回弹仪测试网格线人工绘制,绘制精度较低的问题。
此外,本发明还具备如下特点:
1.在本申请中,所述涂料桶卡于第一卡槽与第二卡槽内,便于携带。
2.第一模具板、第二模具板通过合页折叠后,第一提手与第二提手合在一起,操作人员可以直接拎起,方便携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栅格印章、第二栅格印章位置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模具板、第二模具板折叠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内蒙古万方工程技术服务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内蒙古万方工程技术服务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3067848.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