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儿童护理输液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3069355.6 | 申请日: | 2020-12-18 |
公开(公告)号: | CN214512139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29 |
发明(设计)人: | 乔志娜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第一附属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M5/14 | 分类号: | A61M5/14;A61M5/52 |
代理公司: | 郑州简邦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1198 | 代理人: | 于建元 |
地址: | 473000 河***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儿童 护理 输液 装置 | ||
一种儿童护理输液装置,有效的解决了现有的护理输液装置增加了患儿家长看护负担,及易使患儿家长感到疲惫的问题;包括上下轴向的架体,架体上同轴螺纹连接有移动环,移动环上转动连接有前后方向的支撑板,支撑板上端左右两侧分别设有绑带,架体上滑动连接有位于移动环下方且L形的移动块,移动块右端铰接有左右方向的座板,架体上端同轴设有放置环,放置环上设有多个沿其圆周方向均布的挂钩;此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构思新颖,实用性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儿科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儿童护理输液装置。
背景技术
在对患儿进行治疗的过程中,静脉输液治疗是较为常见的医疗方法,手背上的浅静脉是医务人员最常使用的输液部位,在对患儿输液过程中,由于患儿自制力较差且活泼好动,因此在患儿活动的过程中,容易使输液针活动,造成输液针跑针或掉针,导致输液针回血或输液部位肿胀。
现有的儿童护理输液装置,在对患儿进行输液的过程中,需要患儿家长手扶着患儿手臂,使患儿手臂长时间保持固定,避免患儿手臂活动造成输液针回血或输液部位肿胀,这种固定方式加大了患儿家长的看护负担,而且由于儿童输液位置紧缺,因此很多家长在患儿进行输液的过程中处于站立姿态,容易使患儿家长感到疲惫,从而导致对患儿的看护过于疏忽。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情况,为克服现有技术之缺陷,本实用新型之目的就是提供一种儿童护理输液装置,有效的解决了现有的护理输液装置增加了患儿家长看护负担,及易使患儿家长感到疲惫的问题。
其解决的技术方案是,本实用新型包括上下轴向的架体,架体上同轴螺纹连接有移动环,移动环上转动连接有前后方向的支撑板,支撑板上端左右两侧分别设有绑带,架体上滑动连接有位于移动环下方且L形的移动块,移动块右端铰接有左右方向的座板,架体上端同轴设有放置环,放置环上设有多个沿其圆周方向均布的挂钩。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架体与移动环的设置,便于对支撑板高度进行调整,使支撑板更好的对患儿手掌进行支撑,绑带的设置,便于对患儿的手掌进行固定,防止因患儿手掌活动而导致回血或跑针现象的发生,减小了患儿家长的看护负担,座板的设置,便于患儿家长进行休息,减轻了患儿家长的疲惫感,同步环与连接杆的设置,便于对座板进行支撑,使座板可以承受更多的重量,此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构思新颖,实用性强。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轴测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剖切右视轴测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剖切主视轴测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去掉座板与连接杆后的轴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由图1至图4给出,包括上下轴向的架体1,架体1上同轴螺纹连接有移动环2,移动环2上转动连接有前后方向的支撑板3,支撑板3上端左右两侧分别设有绑带4,架体1上滑动连接有位于移动环2下方且L形的移动块5,移动块5右端铰接有左右方向的座板6,架体1上端同轴设有放置环,放置环上设有多个沿其圆周方向均布的挂钩7。
为了对移动环2与支撑板3进行限位,所述的移动环2上端开设有多个上下轴向且沿其圆周方向均布的连接孔8,支撑板3上开设有多个可与连接孔8连通的通孔9,架体1上滑动连接有上下轴向且可插入连接孔8与通孔9内的连接柱10,连接柱10经压簧与架体1连接。
为了对移动块5进行限位,所述的架体1上开设有多个沿上下方向均布的限位孔11,移动块5上滑动连接有可插入限位孔11内的限位柱12,限位柱12经拉簧与移动块5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第一附属医院,未经南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第一附属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306935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可提高喷涂效率的桥壳加工用喷涂装置
- 下一篇:一种重症患者护理用转运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