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平面口罩耳线自动点焊机有效
申请号: | 202023070907.5 | 申请日: | 2020-12-18 |
公开(公告)号: | CN214027272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24 |
发明(设计)人: | 陈烨;邓莉莉;袁菲;吴聪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厦门工学院 |
主分类号: | B29C65/08 | 分类号: | B29C65/08;A41H43/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61000 福建省厦***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平面 口罩 自动 点焊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平面口罩耳线自动点焊机,包括:支架、导线架、送线机构、切线机构和焊接机构,导线架设置在支架的右侧,送线机构与支架相连接,切线机构设置在支架的右上方,焊接机构与支架相连接;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精简,操作方便,有利于提高耳线焊接质量和提高耳线焊接效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口罩机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平面口罩耳线自动点焊机。
背景技术
口罩是一种使用频率较高的医疗、民用物品。口罩生产中,有个将口罩耳带焊接于口罩的操作工序,由于口罩的两侧均具有耳线,而超声波焊线机只能对口罩片体的一侧安装耳线,在口罩的另一侧安装耳线时,需要将口罩片体拿出后换向再重新放入到超声波焊线机中,这个步骤通过手工进行换向,难免会存在位置放置偏差,导致口罩的不良品增加,存在耳线焊接效率较低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结构简单,操作方便的平面口罩耳线自动点焊机,以解决现有上述技术问题。
为解决上述所述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平面口罩耳线自动点焊机,包括:支架、导线架、送线机构、切线机构和焊接机构,导线架设置在支架的右侧,送线机构与支架相连接,切线机构设置在支架的右上方,焊接机构与支架相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焊接机构包括:超声波发生器、焊板、支撑架、换向组件、上下移动座、第一气缸和压杆,超声波发生器设置在支架的内部,超声波发生器的输出端与焊板相连接,支撑架设置在支架的上方,且支撑架的上表面与焊板的上表面平齐,换向组件与支撑架相连接,上下移动座与支架相连接,第一气缸与上下移动座相连接,第一气缸的输出端设有压杆,压杆与焊板上下对齐设置。
进一步的,所述换向组件包括:第一旋转气缸、换向块、第二气缸和下压块,第一旋转气缸设置在支撑架的下方,第一旋转气缸的输出端设有换向块,换向块的上表面与支撑架的上表面平齐,第二气缸与上下移动座相连接,第二气缸的输出端与下压块相连接,下压块与换向块上下对齐设置。
进一步的,所述切线机构包括:切线座、第三气缸、切刀、第四气缸和夹爪,切线座与支架相连接,第三气缸与切线座相连接,第三气缸的输出端与切刀相连接,第四气缸与切线座相连接,第四气缸的输出端与夹爪相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切刀设有切刀座和刀片,所述刀片通过紧固件与切刀座相连接,所述切刀座设有导向杆,所述夹爪设有夹料槽。
进一步的,所述送线机构包括:第一动力源、第五气缸、第一手指、第六气缸、导向座、第二旋转气缸、第七气缸、第二手指、第三旋转气缸、第八气缸和第三手指,第一动力源与支架相连接,第一动力源的输出端与第五气缸相连接,第五气缸输出端与第一手指相连接,第六气缸与支架相连接,第六气缸的输出端与导向座相连接,第二旋转气缸设置在导向座下方,第七气缸与第二旋转气缸相连接,第七气缸的输出端设有第二手指,第三旋转气缸设置在导向座下方,第八气缸与第三旋转气缸相连接,第八气缸的输出端与第三手指相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导线架包括:第一导线架、第一导线轮、第二导线架和第二导线轮,第一导线支架与支架相连接,第一导线轮可转动的设置在第一导线架上,第二导线支架与支架相连接,第二导线轮可转动的设置在第二导线架上。
进一步的,所述支架的左侧设有散热风扇。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导线架用于将焊接所需耳线导向送线机构,送线机构抽拉耳线移动,耳线移动到所需长度后,切线机构将耳线切断,送线机构再将耳线输送到焊接机构将耳线与口罩焊接连接在一起;进行换向时,第二气缸动作,推动下压块下移,下压块作用在换向块上方,压紧口罩本体,防止口罩在旋转过程掉落,第一旋转气缸动作,带动换向块180°旋转,进而带动口罩180°转向,将口罩未焊接的一侧转移到焊接机构;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精简,操作方便,有利于提高耳线焊接质量和提高耳线焊接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厦门工学院,未经厦门工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3070907.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