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适用于装配式框架混凝土建筑的新型防漏浆叠合次梁有效
申请号: | 202023073088.X | 申请日: | 2020-12-18 |
公开(公告)号: | CN214220265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17 |
发明(设计)人: | 施锴;张佳盛;赵卓;汤金梅;程剑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建筑第四工程局有限公司;中建四局第五建筑工程有限公司;中建四局第三建设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C3/20 | 分类号: | E04C3/20;E04G13/04;E04G17/065 |
代理公司: | 贵阳中新专利商标事务所 52100 | 代理人: | 李龙 |
地址: | 510665 广东省广州***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适用于 装配式 框架 混凝土 建筑 新型 防漏 叠合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适用于装配式框架混凝土建筑的新型防漏浆叠合次梁,包括叠合次梁和铺设于叠合次梁上的叠合板,叠合次梁上开设有贯通叠合次梁相对两侧的对拉螺栓预留孔洞,对拉螺栓预留孔洞沿叠合次梁的长度方向分布开设,叠合次梁相对两侧的上部还贴合设置有防漏浆木模板,且两侧的防漏浆木模板通过穿设于对拉螺栓预留孔洞内的对拉螺杆对拉固定。以解决现有方法浇筑混凝土时常导致在叠合板与叠合次梁拼缝处产生漏浆的问题。属于建筑工程装配式建筑领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适用于装配式框架混凝土建筑的新型防漏浆叠合次梁,属于建筑工程装配式建筑领域。
背景技术
装配式框架混凝土建筑施工过程中,叠合板放置于叠合梁之上,然后在进行钢筋绑扎和混凝土浇筑,而在实际施工过程中,叠合板与叠合次梁之间并无密合拼缝,浇筑混凝土常导致在叠合板与叠合次梁拼缝处产生漏浆,影响混凝土成型观感。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适用于装配式框架混凝土建筑的新型防漏浆叠合次梁,以解决现有方法浇筑混凝土时常导致在叠合板与叠合次梁拼缝处产生漏浆的问题。
为达到上述目的,拟采用这样一种适用于装配式框架混凝土建筑的新型防漏浆叠合次梁,包括叠合次梁和铺设于叠合次梁上的叠合板,叠合次梁上开设有贯通叠合次梁相对两侧的对拉螺栓预留孔洞,对拉螺栓预留孔洞沿叠合次梁的长度方向分布开设,叠合次梁相对两侧的上部还贴合设置有防漏浆木模板,且两侧的防漏浆木模板通过穿设于对拉螺栓预留孔洞内的对拉螺杆对拉固定。
前述防漏浆叠合次梁中,所述防漏浆木模板的上端面与叠合板的下端面紧密贴合;
前述防漏浆叠合次梁中,所述对拉螺栓预留孔洞沿叠合次梁的长度方向等间距分布开设。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叠合次梁两侧预留有等距分布的对拉螺杆预留孔洞,现场施工时通过对拉螺杆固定防漏浆木模板,封闭叠合板与叠合次梁间拼缝,从而达到防止漏浆的目的。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实施例
参照图1,本实施例提供一种适用于装配式框架混凝土建筑的新型防漏浆叠合次梁,包括叠合次梁1和铺设于叠合次梁1上的叠合板5,叠合次梁1上开设有贯通叠合次梁1相对两侧的对拉螺栓预留孔洞2,对拉螺栓预留孔洞2沿叠合次梁1的长度方向等间距分布开设,叠合次梁1相对两侧的上部还贴合设置有防漏浆木模板4,防漏浆木模板4的上端面与叠合板5的下端面紧密贴合,两侧的防漏浆木模板4通过穿设于对拉螺栓预留孔洞2内的对拉螺杆3对拉固定,从而实现防止漏浆的目的。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建筑第四工程局有限公司;中建四局第五建筑工程有限公司;中建四局第三建设有限公司,未经中国建筑第四工程局有限公司;中建四局第五建筑工程有限公司;中建四局第三建设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3073088.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工业自动控制用的仪表控制箱
- 下一篇:一种逆变器的壁挂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