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调光膜控制电路有效
申请号: | 202023073404.3 | 申请日: | 2020-12-18 |
公开(公告)号: | CN214012485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20 |
发明(设计)人: | 王万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英纳法企业管理(上海)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9G3/36 | 分类号: | G09G3/3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01821 上海市嘉定***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调光 控制电路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调光膜控制电路,该电路包括三极管Q7、三极管Q8和三极管Q18,所述三极管Q7的基极作为电路的输入端用于加载控制信号,集电极分别接所述三极管Q8的栅极和所述三极管Q18的集电极,发射极接地;所述三极管Q8的漏极接电路地并作为电路的输出端用于连接负载,源极用于加载控制电压;所述三极管Q18的基极接所述三极管Q8的栅极,发射极加载控制电压。该调光膜控制电路通过控制三极管的通断再结合加载的控制电压实现了输出电压可调,从而调节PDLC的透明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子电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调光膜控制电路。
背景技术
聚合物分散液晶,又称为PDLC(polymer dispersed liquid crystal),是液晶以微米量级的小微滴分散在有机固态聚合物基体内,由于由液晶分子构成的小微滴的光轴处于自由取向,其折射率与基体的折射率不匹配,当光通过基体时被微滴强烈散射而呈不透明的乳白状态或半透明状态。施加电场可调节液晶微滴的光轴取向,当两者折射率相匹配时,呈现透明态。除去电场,液晶微滴又恢复最初的散光状态,从而进行显示。因此对PDLC驱动调光电路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用于PDLC的调光膜控制电路。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调光膜控制电路包括三极管Q7、三极管Q8和三极管Q18,所述三极管Q7的基极作为电路的输入端用于加载控制信号,集电极分别接所述三极管Q8的栅极和所述三极管Q18的集电极,发射极接地;所述三极管Q8的漏极接电路地并作为电路的输出端用于连接负载,源极用于加载控制电压;所述三极管Q18的基极接所述三极管Q8的栅极,发射极加载控制电压。
该调光膜控制电路通过控制三极管的通断再结合加载的控制电压实现了输出电压可调,从而调节PDLC的透明度。
进一步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控制电路还包括用于输出所述控制电压的电压转换电路。
进一步的,所述电压转换电路包括升压芯片U6、三极管Q1、电容C1、电容C2、电容C3、电容C4、电解电容C5、电容C6、电容C7、电解电容C10、电解电容C11、电阻R1、电阻R2和电感L1;所述三极管Q1的栅极接所述升压芯片U6的MOSFET栅极驱动器输出端,所述三极管Q1的源极接电路地,漏极加载电源;所述电容C1、所述电容C2、所述电容C3和所述电容C4并联于VBAT_MSO端和电路地之间,所述电阻R1的一端接VBAT_MSO端,另一端接所述电感L1的一端,所述电阻R2并联于所述电阻R1的两端;所述电解电容C5、所述电容C6和所述电容C7并联于所述电阻R1与所述电感L1相连接的一端和电路地之间;所述电感L1的另一端与所述三极管Q1的漏极连接,所述电解电容C10和所述电解电容C11并联于所述电感L1的另一端和电路地之间,所述电解电容C10和所述电解电容C11的正极作为所述电压转换电路的输出,输出控制电压。
通过电压转换电路可以将供电电源转换成控制电压以用于PDLC调光,电压转换电路可以是定频输出,也可以通过调节电感、电阻配置实现不同的输出。
进一步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控制电路还包括肖特基二极管D1,所述肖特基二极管D1的阳极接所述三极管Q1的漏极,阴极接所述电解电容C10和所述电解电容C11的正极。
进一步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控制电路还包括电阻R9和电阻R16,所述电阻R9和所述电阻R16串联于所述电解电容C11的正极和电路地之间,所述电阻R9和所述电阻R16相连接的一端接所述升压芯片U6的电压反馈端,形成闭环反馈,调节输出。
进一步的,所述三极管Q13的源极还与所述升压芯片U6的电流反馈端连接,达到电流限制/防止高频谐波的目的。
进一步的,所述电压转换电路还包括脉冲调制器,所述电解电容C10和所述电解电容C11的正极作为所述电压转换电路的输出,输出的电压经所述脉冲调制器后形成控制电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英纳法企业管理(上海)有限公司,未经英纳法企业管理(上海)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3073404.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建筑工程预埋外露钢筋防锈装置
- 下一篇:一种带排气结构的压铸模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