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可折叠环保分解手提袋有效
申请号: | 202023076695.1 | 申请日: | 2020-12-19 |
公开(公告)号: | CN214029934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24 |
发明(设计)人: | 李芳丽;孙文奇;张兆洋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回蓝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D30/20 | 分类号: | B65D30/20;B65D33/00;B65D33/0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5228 江苏省苏州市吴***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可折叠 环保 分解 手提袋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可折叠环保分解手提袋,包括可折叠袋体,所述可折叠袋体顶部的前后两侧壁上皆穿插有提带,所述可折叠袋体中部的左右两内侧壁上皆粘接有折叠板,且折叠板的一侧皆设置有前后两个第一支杆,所述第一支杆的一端皆通过第一铰链与折叠板转动连接,且第一支杆的另一端皆通过第二铰链安装有第二支杆,所述可折叠袋体的内部设置有基布层,且基布层的两外侧面上皆粘接有整平层,并且整平层的外侧面上皆包裹有防水层。该可折叠环保分解手提袋,不仅通过杆件的旋转展开,形成定位空间,用于放置水杯等物品,避免倾倒,从而增强了手提袋的实用性能,而且便于生物降解和回收再利用,大大提高了手提袋的环保性能。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手提袋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可折叠环保分解手提袋。
背景技术
现有的手提袋多为可折叠式结构,不仅方便生产过程中的运输、储存,而且在使用过程中,可减少空间占用,方便携带。
但现有的可折叠手提袋依然存在一定的问题,具体问题有以下几点:
1、一般的可折叠手提袋中,由于缺乏一定的定位结构,当用于放置水杯、酒瓶等物品时,容易发生重心不稳定、易倾倒等问题,实用效果不佳;
2、为了响应当今的绿色环保理念,还需对手提袋的整体材质进一步改进,以提高生物分解率和可回收性。
实用新型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可折叠环保分解手提袋,具备可形成定位空间、便于生物降解和回收再利用等优点,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可折叠环保分解手提袋,包括可折叠袋体,所述可折叠袋体顶部的前后两侧壁上皆穿插有提带,所述可折叠袋体中部的左右两内侧壁上皆粘接有折叠板,且折叠板的一侧皆设置有前后两个第一支杆,所述第一支杆的一端皆通过第一铰链与折叠板转动连接,且第一支杆的另一端皆通过第二铰链安装有第二支杆,所述可折叠袋体的内部设置有基布层,且基布层的两外侧面上皆粘接有整平层,并且整平层的外侧面上皆包裹有防水层。
优选的,所述折叠板、第一支杆、第二支杆以及整平层的材质皆为PLA塑料。
优选的,所述第一支杆关于折叠板的最大展开角度皆为90°,且第二支杆关于第一支杆的最大展开角度皆为135°。
优选的,所述第一支杆、第二支杆位置处的折叠板侧壁上皆开设有沉槽,且第一支杆、第二支杆皆与对应的沉槽相互嵌套。
优选的,所述基布层的内部水平设置有等间距的第一线束、第二线束,且第一线束与第二线束之间皆一上一下缠绕交错形成平面网状结构。
优选的,所述第一线束与第二线束的材质分别为再生涤纶纤维、聚羟基脂肪酸酯。
优选的,所述防水层的材质皆为PVC塑料。
(三)有益效果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可折叠环保分解手提袋,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该可折叠环保分解手提袋,通过第一铰链使得第一支杆关于折叠板可90°展开,并通过第二铰链使得第二支杆关于第一支杆可135°展开,形成两个定位空间,用于放置水杯等物品,避免倾倒,从而增强了手提袋的实用性能;
2、该可折叠环保分解手提袋,由于折叠板、第一支杆、第二支杆以及整平层的材质皆为PLA塑料,且第二线束的材质为聚羟基脂肪酸酯,皆可直接被生物降解,而再生涤纶纤维材质的第一线束、PVC塑料材质的防水层皆可回收再利用,从而大大提高了手提袋的环保性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立体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回蓝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苏州回蓝环保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307669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带有搅拌装置的曝气器
- 下一篇:一种带有止回阀的多层曝气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