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狭小空间空调室外机自动导流散热节能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3077280.6 | 申请日: | 2020-12-19 |
公开(公告)号: | CN214426107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19 |
发明(设计)人: | 刘灿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南冷桥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4F1/38 | 分类号: | F24F1/38;F24F13/00 |
代理公司: | 郑州智多谋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41170 | 代理人: | 马士腾 |
地址: | 450003 河南省郑州市***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狭小 空间 空调 室外 自动 导流 散热 节能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空调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狭小空间空调室外机自动导流散热节能装置,包括装卡机构和风扇机构,装卡机构装卡在空调外机上,空调外机设置在建筑室外安装空间中,风扇机构通过装卡机构安装在空调外机前端,装卡机构包括第一卡板、第二卡板、上连接柱和下连接柱,第一卡板卡接在空调外机后侧面上,第二卡板接触连接在空调外机前侧面上,第一卡板与第二卡板通过上连接柱可拆卸连接,下连接柱固定垂直设置在第二卡板前端,风扇机构通过上连接柱和下连接柱安装。本实用新型加速空调外机所在的狭小空间的空气散发速度,从而改善空调外机的散热效果,以此提高空调的制热或制冷性能。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空调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狭小空间空调室外机自动导流散热节能装置。
背景技术
为了节省空间,现在的空调器室外机都安装在比较狭小的空间内,并且为了美观,在室外机的前面均装有栅格,室外机与栅格的距离比较短。这种室外机在运转时有时会出现散热不良现象。例如,在夏季空调器制冷运转时,栅格有时会将一部分从室外机吹出的风挡回,从而导致从冷凝器吹出的高温气流部分经栅格面反射后与吸入新风混合,从而使冷凝器吸入气流温度升高,影响到冷凝效果,使室内制冷量下降,提高能耗甚至出现停机现象。在冬季制热运转时,也会出现同样的问题,从而导致制热效果差。
发明内容
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狭小空间空调室外机自动导流散热节能装置,加速空调外机所在的狭小空间的空气散发速度,从而改善空调外机的散热效果,以此提高空调的制热或制冷性能。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狭小空间空调室外机自动导流散热节能装置,包括装卡机构和风扇机构,所述装卡机构装卡在空调外机上,所述空调外机设置在建筑室外安装空间中,所述风扇机构通过所述装卡机构安装在所述空调外机前端,所述装卡机构包括第一卡板、第二卡板、上连接柱和下连接柱,所述第一卡板卡接在所述空调外机后侧面上,所述第二卡板接触连接在所述空调外机前侧面上,所述第一卡板与所述第二卡板通过所述上连接柱可拆卸连接,所述下连接柱固定垂直设置在所述第二卡板前端,所述风扇机构通过所述上连接柱和所述下连接柱安装。
在上述的狭小空间空调室外机自动导流散热节能装置中,作为优选方案,所述第一卡板、所述第二卡板、所述上连接柱和所述下连接柱的数量均为两个,分别对称设置在所述空调外机的左右侧。
在上述的狭小空间空调室外机自动导流散热节能装置中,作为优选方案,所述第一卡板呈Z字型折板状,两端分别设置有弯折部,两端的所述弯折部均与所述第一卡板主体垂直,后端的所述弯折部接触连接在所述空调外机后侧面上,所述第一卡板的主体接触连接在所述空调外机的上侧面上,前端的所述弯折部设孔,与所述上连接柱通过双螺栓可拆卸连接。
在上述的狭小空间空调室外机自动导流散热节能装置中,作为优选方案,所述第一卡板与所述空调外机的接触面处设置有第一橡胶垫。
在上述的狭小空间空调室外机自动导流散热节能装置中,作为优选方案,所述第二卡板呈直板状,所述第二卡板的上端设孔,所述上连接柱从所述第二卡板的上端孔中穿过,并通过双螺栓可拆卸连接,所述下连接柱固定焊接在所述第二卡板的下端。
在上述的狭小空间空调室外机自动导流散热节能装置中,作为优选方案,所述第二卡板与所述空调外机的接触面处设置有第二橡胶垫。
在上述的狭小空间空调室外机自动导流散热节能装置中,作为优选方案,所述上连接柱后部外圆上设置有螺纹,所述上连接柱和所述下连接柱前端面上均设有螺孔。
在上述的狭小空间空调室外机自动导流散热节能装置中,作为优选方案,所述风扇机构包括有风扇头、风扇电机、电机座和电机支腿,所述电机支腿有多个,一端分别通过螺栓可拆卸连接在两个所述上连接柱和两个所述下连接柱的端部,另一端均连接至所述电机座,所述风扇电机固定安装在所述电机座上,所述风扇头设置在所述风扇电机的输出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南冷桥环境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河南冷桥环境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307728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烧伤综合治疗翻身床
- 下一篇:在线监测油浸式套管内部氢气浓度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