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水下工作者的减压舱有效
申请号: | 202023077398.9 | 申请日: | 2020-12-19 |
公开(公告)号: | CN215851803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2-18 |
发明(设计)人: | 朱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瑞思邦安(上海)救援安全设备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B63C11/32 | 分类号: | B63C11/32;B01D46/12;B01D29/64;H05K7/20 |
代理公司: | 北京喆翙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616 | 代理人: | 张成文 |
地址: | 200000 上海市浦东新区中国(上海***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水下 工作者 减压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水下工作者的减压舱,包括底座和固定在底座上的舱体和机箱,所述底座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净化箱,所述净化箱的两侧分别固定连接有连接管和导流管,所述连接管和导流管的一端均延伸至舱体内部,所述净化箱的上表面固定安装有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蜗杆,所述净化箱的内部固定连接有两个滤板,所述净化箱的内部上壁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两个往复丝杆,往复丝杆的顶端延伸至净化箱上部并固定连接有蜗轮,所述蜗杆的外表面与蜗轮啮合,所述往复丝杆的外表面螺纹连接有清理板,所述净化箱的内部上壁固定连接有两个滑杆,可以对滤板上的杂质进行清理,能够避免滤板出现堵塞,从而可以保证气体的正常输送。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减压舱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用于水下工作者的减压舱。
背景技术
潜水减压舱(或称为加压舱)是帮助潜水员做饱和式潜水的重要设备,同时也是治疗减压病的重要手段,潜水员深水上岸时,会因压力改变,而罹患减压病,俗称潜水员病或沉箱病,泛指人体因周遭环境压力急速降低时造成的疾病,这是潜水危害及气压病的一种。
水下工作者在从水下出来之后,通常会进入到减压舱内进行治疗,现有的减压舱由于长时间密封,使用者在内部有时会抽烟,使得减压舱内部空气浑浊,容易对患者造出危害,且机箱长时间进行作业,温度过高,使得设备的使用寿命下降,故此,我们提出一种用于水下工作者的减压舱。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水下工作者的减压舱,可以有效解决背景技术中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用于水下工作者的减压舱,包括底座和固定在底座上的舱体和机箱,所述底座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净化箱,所述净化箱的两侧分别固定连接有连接管和导流管,所述连接管和导流管的一端均延伸至舱体内部,所述净化箱的上表面固定安装有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蜗杆,所述净化箱的内部固定连接有两个滤板,所述净化箱的内部上壁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两个往复丝杆,往复丝杆的顶端延伸至净化箱上部并固定连接有蜗轮,所述蜗杆的外表面与蜗轮啮合,所述往复丝杆的外表面螺纹连接有清理板,所述净化箱的内部上壁固定连接有两个滑杆,所述清理板的一侧滑动连接在滑杆外侧壁,所述底座的内部上壁固定连接有固定架,所述固定架的底端固定安装有风机。
优选的,所述底座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水箱,机箱内部电气元件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导热板,水箱的内部底壁固定连接有水泵,水泵的输出管固定连接有进水管,进水管的一端延伸至导热板的内部,导热板的下部固定连接有出水管,出水管的一端延伸至机箱外部。
优选的,所述净化箱内放置有积尘盒,积尘盒位于滤板的下方,积尘盒的端面固定连接有第一把手。
优选的,所述净化箱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支撑板,蜗杆的一端通过轴承与支撑板转动连接。
优选的,所述机箱的端面通过合页铰接有检修门,检修门的端面固定连接有第二把手。
优选的,所述滤板上填充有活性炭。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风机启动通过连接管将舱体内部的空气导入净化箱内,然后气体穿过两个滤板,然后通过导流管进入舱体内,可以对舱体内部的气体进行净化,避免舱体内由于密封时间过长,能够防止过多的二氧化碳或者抽烟产生的气体对舱体内部使用者造出伤害,有利于提高使用者的舒适度和安全性,以及电机启动带动蜗杆转动,蜗杆与蜗轮啮合使得往复丝杆转动,使得滑杆和蜗杆之间的清理板下降,从而可以对滤板上的杂质进行清理,能够避免滤板出现堵塞,从而可以保证气体的正常输送。
(2)水泵启动,将水箱内部的水通过进水管注入导热板内,导热板将电气元件产生的热量进行吸收,水将导热板吸收的热量进行吸收,然后通过出水管排出,从而可以对机箱内部的电气元件进行散热,从而可以避免电气元件长时间使用使得其损坏,有利于提高电气元件的使用寿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瑞思邦安(上海)救援安全设备有限责任公司,未经瑞思邦安(上海)救援安全设备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3077398.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供料装置
- 下一篇:多途径非接触式智能识别梯控辅助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