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红外超薄光幕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3080970.7 | 申请日: | 2020-12-18 |
公开(公告)号: | CN214122493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03 |
发明(设计)人: | 吴红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米拓工业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V8/20 | 分类号: | G01V8/20 |
代理公司: | 苏州吴韵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364 | 代理人: | 徐燕 |
地址: | 215001 江苏省苏州市工业***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红外 超薄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红外超薄光幕装置,包括平行安装的发射装置和接收装置,所述发射装置包括发射框体和设置于发射框体内的红外发射灯板以及发射控制板,所述接收装置包括接收框体和设置于接收框体内的红外接收灯板以及接收控制板,所述红外发射灯板上设有一列用于进行红外光线发射的红外发射灯珠,所述红外接收灯板上设有一列用于进行红外光线接收的红外接收灯珠,所述发射控制板与接收控制板位于红外发射灯板与红外接收灯板连线之间,所述红外发射灯珠和发射控制板并行设置在红外发射灯板上,所述红外接收灯珠和接收控制板并行设置在红外接收灯板上。通过上述方式,本实用新型能够使光幕在宽度与厚度相同的状况下,性能更好的一种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红外超薄光栅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红外超薄光幕装置。
背景技术
红外线光幕传感器(又称安全光幕、安全光栅等)是一种光电保护装置,包括红外线光幕传感器本体和一个控制装置,红外线光幕传感器本体包括一个发射单元和一个接收单元。发射控制板是一排红外发射灯珠组成,接收控制板是与发射同等数量的一排红外接收灯珠组成,在发射与接收控制板之间形成的一道光幕墙,当其中的一个或者是几个光轴被遮光了,光幕给出信号,控制装置则发出控制信号控制具有潜在危险的机械设备(如液压机、注塑机、冲床等)停止工作,避免发生安全事故,安装光电保护装置可以有效地避免人身伤害。发射单元和接收单元通常为四棱柱形,目前为了将发射单元和接收单元安装在被保护的机械设备上,通常是在发射单元和接收单元上设置贯通的安装孔,用螺栓穿过安装孔安装在机械设备上;或是在其中的一个面上沿轴向设置一个凹槽,凹槽中设置有螺栓,通过该螺栓将发射单元和接收单元安装在机械设备上。上述结构的安装方式的缺点是发射单元和接收单元的发射面和接收面相对于安装面是固定而不可变的,不能根据不同机械设备的具体结构情况现场进行调整安装面,给生产商和用户都带带来了非常大的不便。
现有的红外超薄光栅结构厚度一般在13mm至17mm不等,宽度在28mm至30mm不等,并且追求光栅两端的灯珠到端盖的顶部距离越短越好,俗称无盲区,同时还追求光栅灯板的模块化设计与光栅控制板的通用性以及模块化设计,以及追求光栅的远近对射距离能通用。为了追求这种薄与窄且无盲区并且模块化及通用性,大家都选用贴片的小红外灯珠,或者用直径3mm高度仅5.2mm的小型插件红外灯。光栅是工业品,量相对来说较少,且规格又较多,为了节约各种规格的半成品库存,各个光栅生产厂家,都是模块化设计与生产,即灯板与控制板之间是分开的,不是一块整版,灯板与灯板之间也是拼接的,也有各别的厂家,是控制板与第一块灯板设计在一块板子上的,这样就一定会有盲区,并且都是把灯珠放在灯板的中间位置。
贴片小红外灯珠,由于灯珠功率小,发散角大,不适合远距离的使用,不能同一对光栅适合远近不同的距离使用,比如能在300mm的距离使用的,就不能在2米的距离使用,直径3mm的插件灯珠功率也不是很大,仅适合0.1-1.5米的距离使用,贴片小灯珠+透镜组合的,缺点是成本高,占用厚度空间,需要透镜支架,并且有盲区。
现有的光栅,其灯珠位置都是在灯板的中间位置,这样控制板不能放在发射灯板与接收灯板连线的内部了,不能给使用大的直径5mm的灯珠留出空间。
现有的灯板与控制板是一体的,这样的结构虽然可以节约厚度空间,但是出线端的端盖处有盲区;当灯板与控制板的结构是分开时,中间是通过连接器连接的,但是都是控制板在发射灯板与接收灯板连线的外部,这样不能使用大的高的灯珠了,因为使用的话就太占用厚度空间了,厚度就会超过20mm以上至少。现有光栅的线缆出线方向只有一种方向,要么底部出线,要么是侧面出线,不能一个结构同时满足两个方向的出线要求,给安装有时会带来不便。
现有的对光显示是红绿灯两种状态指示,要么显示对上光,要么显示对不上,不能知道是不是对光处于一个临界的状态,当处于临界状态时,光栅会不稳定。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红外超薄光幕装置,能够使光幕在宽度与厚度相同的状况下,性能更好的一种结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米拓工业技术有限公司,未经苏州米拓工业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3080970.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