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保压效果稳定的流体输送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3083035.6 | 申请日: | 2020-12-18 |
公开(公告)号: | CN214944868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30 |
发明(设计)人: | 许清香 | 申请(专利权)人: | 厦门科际精密器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4B43/02 | 分类号: | F04B43/02;F04B53/20;F04B53/10;F04B53/16;F04B53/00;F04B49/08;F04B49/22 |
代理公司: | 北京维正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508 | 代理人: | 罗焕清 |
地址: | 361000 福建省厦门市***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效果 稳定 流体 输送 装置 | ||
本申请涉及一种保压效果稳定的流体输送装置,涉及流体输送的技术领域,其包括泵组件和阀组件,泵组件具有泵头,泵头内具有输出室,阀组件安装于泵头外壁,阀组件上与泵头之间的连接处具有密封的稳压中转室,泵头的外壁具有输出流道,输出流道的输入端连通输出室,输出流道的输入端连通稳压中转室,输出流道的输出端设置有逆止阀,输出流道的输入端设置有第一过滤件。设置于输出流道输入端的第一过滤件能够对进入输出流道的流体进行过滤,从而减少因异物进入输出流道而导致的输出流道内壁和稳压中转室内壁异物堆积,由此,提高逆止阀与输出流道输出端的开口端面之间密封贴合的稳定性,从而减缓本申请保压效果的减弱以提高保压稳定性。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流体输送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保压效果稳定的流体输送装置。
背景技术
流体泵作为常见的微型流体输送装置,常需要将流体输送到软袋或密封容器等储存件中进行保压储存,此时流体泵还需要限制气体逆流以保证储存件的压力稳定。为了实现保压稳定,流体泵内需要在输送流体的通道输出端设置逆止阀,以防止流体从通道的输出端回流。
参照公开号为CN111255669A的发明专利申请,公开了一种微型气泵,该微型气泵具有泵送气体和切换气路流动方向的功能。该微型气泵包括泵组件和阀组件。其中,泵组件可以将外界气体吸入并排出,阀组件可以将泵组件排出的气体送至待充气设备内,在待充气设备需要放气的情况,切换气路方向,将待充气设备内的气体对外释放。
但在输送流体的过程中,流体中常会有丝屑等异物,且异物容易残留在流体泵内,而随着异物不断增多,异物影响流体泵内壁的平整度以至于逆止阀泵的保压效果也会逐渐减弱,从而影响流体泵保压效果的稳定性。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提高保压效果的稳定性,本申请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保压效果稳定的流体输送装置。
本申请提供的一种保压效果稳定的流体输送装置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保压效果稳定的流体输送装置,包括泵组件和阀组件,所述泵组件具有泵头,所述泵头内具有输出室,所述阀组件安装于所述泵头外壁,所述阀组件上与所述泵头之间的连接处具有密封的稳压中转室,所述泵头的外壁具有输出流道,所述输出流道的输入端连通所述输出室,所述输出流道的输入端连通所述稳压中转室,所述输出流道的输出端设置有逆止阀,所述输出流道的输入端设置有第一过滤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工作时,流体会经过输出室向输出流道移动,输出流道内的流体对逆止阀施压以使输出流道的输出端打开,此时流体可以继续向稳压中转室输送流体,并最终输送进入储存件中;稳压时,稳压中转室内的流体对逆止阀施加压力以使逆止阀抵紧输出流道输出端的开口端面,从而封闭输出流道的输出端以限制稳压中转室内的流体回流。
因此,逆止阀与输出流道输出端的开口端面之间的密封贴合程度决定了该流体输送装置的保压效果,但随着异物在流体流经区域内壁的堆积,流体经过的区域内壁平整度发生变化,从而导致逆止阀与输出流道输出端的开口端面之间的密封贴合程度逐渐变差,以至于逆止阀对输出流道输出端封闭保压的效果减弱。
而设置于输出流道输入端的第一过滤件能够对进入输出流道的流体进行过滤,从而减少因异物进入输出流道而导致的输出流道内壁和稳压中转室内壁异物堆积,由此,提高逆止阀与输出流道输出端的开口端面之间密封贴合的稳定性,从而减缓该流体输送装置保压效果的减弱以提高保压稳定性。
可选的,所述第一过滤件为过滤棉、过滤网和过滤布中的一种或多种组合。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根据输出室的结构大小选择过滤棉、过滤网和过滤布中的一种或多种组合,在保证过滤效果的同时能够便于第一过滤件的安装使用。
可选的,所述阀组件的输出端上安装有第二过滤件,所述第二过滤件用于与储存件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厦门科际精密器材有限公司,未经厦门科际精密器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308303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基于视觉检测的锂电芯字码双面检测装置及系统
- 下一篇:一种超前小导管加热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