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抗扭拉杆有效
申请号: | 202023084350.0 | 申请日: | 2020-12-19 |
公开(公告)号: | CN214607057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05 |
发明(设计)人: | 王宇良;俞超;逄瑞英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拓普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K5/12 | 分类号: | B60K5/12 |
代理公司: | 宁波奥圣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3226 | 代理人: | 胡珣燕 |
地址: | 315800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拉杆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抗扭拉杆,包括拉杆支架,拉杆支架的两端分别为大头端和小头端,大头端设置有大衬套安装腔,小头端设置有小衬套安装腔,大衬套安装腔内安装有大衬套,小衬套安装腔内安装有小衬套,特点是小衬套安装腔为前后贯通的直孔,直孔内同轴设置有环状定位凹槽,小衬套包括小衬套内管,小衬套内管的外部同轴设置有第一橡胶主簧,第一橡胶主簧包括自前向后依次设置的环状的前限位部、中段定位部和后限位部,前限位部设置在小头端的前端面,后限位部设置在小头端的后端面,中段定位部设置在环状定位凹槽内。优点是结构简单,实现小衬套的刚度可调。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零部件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抗扭拉杆。
背景技术
抗扭拉杆作为悬置元件在动力总成隔振系统中得到了广泛应用,主要用于发动机横置、前驱动型式的车型。抗扭拉杆的一端通常与动力总成相连,另一端与车身或副车架相连,其主要功能在于减少发动机的振动向车身或副车架传递,限制动力总成在X向的位移和绕Y轴的扭转角度。
传统的抗扭拉杆一般包括支架,支架的两端分别为大头端和小头端,大头端安装有一大衬套,小头端安装有一小衬套,大衬套用于连接车身或副车架,小衬套用于连接动力总成,通常抗扭拉杆的性能主要由大衬套的刚度决定,因此对于抗扭拉杆整体性能的调整也主要是通过对大衬套进行调整来实现,而安装在小头端的小衬套的刚度通常是不可调的,基本是在小头端设置一个安装直孔,将小衬套压入安装到该安装直孔内即可。然而车子在使用过程中会遇到各种各样复杂的工况,仅对大头端的大衬套进行调整已经难以满足要求,尤其是在低预载的工况下,小头端的小衬套中的橡胶主簧一直处于被压的状态,导致橡胶主簧较硬,小衬套刚度大,严重影响整车的NVH性能。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可实现安装在其上的小衬套的刚度可调的抗扭拉杆。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抗扭拉杆,包括拉杆支架,所述的拉杆支架的两端分别为大头端和小头端,所述的大头端设置有大衬套安装腔,所述的小头端设置有小衬套安装腔,所述的大衬套安装腔内安装有大衬套,所述的小衬套安装腔内安装有小衬套,所述的小衬套安装腔为前后贯通的直孔,所述的直孔内同轴设置有环状定位凹槽,所述的小衬套包括小衬套内管,所述的小衬套内管的外部同轴设置有第一橡胶主簧,所述的第一橡胶主簧包括自前向后依次设置的环状的前限位部、中段定位部和后限位部,所述的前限位部设置在所述的小头端的前端面,所述的后限位部设置在所述的小头端的后端面,所述的中段定位部设置在所述的环状定位凹槽内。
所述的前限位部与所述的中段定位部之间通过第一环形凹陷相分隔,所述的后限位部与所述的中段定位部之间通过第二环形凹陷相分隔,所述的前限位部的后端面与所述的小头端的前端面紧贴,所述的后限位部的前端面与所述的小头端的后端面紧贴。通过第一环形凹陷和第二环形凹陷提供了橡胶主簧的释放空间,便于第一橡胶主簧根据具体工况进行自适应的刚度调节,从而满足整车的NVH要求;前限位部的后端面与小头端的前端面紧贴,后限位部的前端面与小头端的后端面紧贴,实现小衬套在小头端的稳定安装。
所述的前限位部的外径自前向后渐大,所述的后限位部的外径自前向后渐小。使得小衬套无论是从小衬套安装腔的前端还是后端,均可实现快速且省力的安装。
所述的前限位部的后端面为与所述的小头端的前端面相配合的平端面,所述的中段定位部的前端面为自前向后外径渐大的前导入壁,所述的前限位部的后端面与所述的前导入壁之间形成所述的第一环形凹陷,所述的后限位部的前端面为与所述的小头端的后端面相配合的平端面,所述的中段定位部的后端面为自前向后外径渐小的后导入壁,所述的后限位部的前端面与所述的后导入壁之间形成所述的第二环形凹陷。前限位部的后端面为与小头端的前端面相配合的平端面、后限位部的前端面为与小头端的后端面相配合的平端面,实现小衬套在小头端的稳定的限位安装,确保小衬套能够更为稳定地安装在拉杆支架的小头端;前导入壁和后导入壁的设置实现小衬套的快速省力安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拓普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宁波拓普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308435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恒温保温装置的加热带
- 下一篇:一种用于实验孔板的清洗干燥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