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板材加工模具有效
申请号: | 202023084922.5 | 申请日: | 2020-12-18 |
公开(公告)号: | CN214687901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12 |
发明(设计)人: | 李冠良;李冠军;高志祥;王文燕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恒冠塑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53/04 | 分类号: | B29C53/04;B29C53/8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1200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板材 加工 模具 | ||
本申请涉及一种板材加工模具,其涉及板材加工技术领域,本申请用于改善操作人员移动加工板材的过程中具有危险性的缺陷,本申请包括支撑台、冲压装置、成型模具、夹运装置,所述冲压装置沿支撑台长度方向固定连接于支撑台顶面,所述成型模具固定连接于支撑台顶面,所述夹运装置沿支撑台宽度方向固定连接于支撑台顶面,且所述夹运装置位于成型模具与冲压装置之间,所述夹运装置用于夹持运输所需加工的板材。本申请具有减少操作人员移动加工板材过程中的危险性的效果。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板材加工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板材加工模具。
背景技术
目前在PVC板材加工的过程中,有时需要对板材进行压弯成型处理,此时就需要要到压弯机和加工模具,现将PVC板材加热软化,再将板材放置在加工模具上进行压弯成型处理。
现有专利公告号CN211613910U且专利名称为一种高稳定的板材压弯成型模具的专利,包括支撑板,支撑板的上端固定有冲压机构,冲压机构的下方设有成型模具,支撑板的内腔设有容纳腔,容纳腔的内腔安装有隔板,隔板的两侧均设有电机驱动机构,电机驱动机构上均固定有挤压固定机构。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高稳定的板材压弯成型模具,设有电机驱动机构和挤压固定机构,通过电机带动正反螺纹杆转动,从而使得两组挤压固定机构对插接杆进行挤压固定,但由于在板材压弯前需要先将板材加热到一定的温度再放置在模具上进行压弯,再加热后通常先将板材移动至成型模具旁,再由操作人员戴耐高温手套将板材放置在模具上,待板材压弯再将板材拿出,在移动板材过程中可能会有烫伤操作人员的可能。
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发明人认为存在有操作人员移动加工板材的过程中具有危险性的缺陷。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改善操作人员移动加工板材的过程中具有危险性的缺陷,本申请提供一种板材加工模具。
本申请提供的一种板材加工模具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板材加工模具,包括支撑台、冲压装置、成型模具、夹运装置,所述冲压装置沿支撑台长度方向固定连接于支撑台顶面,所述成型模具固定连接于支撑台顶面,所述夹运装置沿支撑台宽度方向固定连接于支撑台顶面,且所述夹运装置位于成型模具与冲压装置之间,所述夹运装置用于夹持运输所需加工的板材。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操作人员只需要操作夹运装置对已加热的板材进行运送,避免操作人员直接接触加热后的板材,减少了操作人员移动板材时的危险性。
可选的,所述夹运装置包括第一移动组件、第二移动组件、夹持组件,所述第一移动组件底部沿支撑台长度方向固定连接于支撑台顶面,所述第二移动组件滑移连接于第一移动组件顶部,所述夹持组件水平垂直活动连接于第二移动组件上,所述第一移动组件用于使第二移动组件沿支撑台长度方向水平移动,所述第二移动组件用于使夹持组件沿支撑台高度方向竖直移动,所述夹持组件用于夹持所需加工的板材。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夹持组件与第二移动组件的设置,使夹持组件夹持住需加工的板材后可以竖直移动至比成型模具高的位置,第一移动组件与第二移动组件的设置,使夹持组件夹持住板材后可以水平移动至成型模具上方,待板材加工完成后可以再使用夹运装置将板材移动至支撑台旁。
可选的,所述第一移动组件包括底板、第一丝杆、第一电机,所述底板沿支撑台长度方向固定连接于支撑台顶面,所述底板顶面沿底板长度方向开设有导向槽,所述第一丝杆由底板宽度方向侧壁沿底板长度方向垂直穿设于导向槽内,所述第一丝杆一端垂直转动连接于底板内宽度方向的侧壁上,所述第一电机设于第一丝杆的另一端,所述第一丝杆与第一电机转动连接且第一电机控制第一丝杆的转动,所述第一丝杆上设有连接组件,所述连接组件底部与第一丝杆啮合,所述连接组件顶面垂直固定连接有第二移动组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恒冠塑业有限公司,未经杭州恒冠塑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3084922.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