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锂电池容量配组有效
申请号: | 202023091819.3 | 申请日: | 2020-12-21 |
公开(公告)号: | CN213546414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25 |
发明(设计)人: | 程远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市远程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10/613 | 分类号: | H01M10/613;H01M10/6557;H01M10/6568;H01M10/6562;H01M10/653;H01M50/213;H01M50/244;H01M50/289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企鸿阳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87 | 代理人: | 庞晓辰 |
地址: | 300392 天津市滨海新区华***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锂电池 容量 | ||
本实用新型涉及锂电池技术领域,该锂电池容量配组,包括锂电池保护外壳和与锂电池保护外壳相适配的盖体,所述的锂电池保护外壳的内部设置有锂电池组,所述的锂电池组包括上限位架、多个锂电池本体和下限位架,所述的上限位架和下限位架的内部均开设有躲避通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该锂电池容量配组,该装置通过设置有冷却管,冷却管位于多个锂电池本体之间的间隙中,向冷却管的内部通入冷却液可以很好的对锂电池本体进行散热,散热效果较好,通过设置有保护罩壳,保护罩壳上开设有散热通孔,若干个所述的散热通孔均匀分布在保护罩壳的外表面,保护罩壳在对冷却管进行保护的同时还可以配合冷却管进行散热,散热性能较好。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锂电池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锂电池容量配组。
背景技术
目前,由于锂离子电池具有能量密度高、功率密度高、循环使用次数多、存储时间长等优点,在移动电话、数码摄像机和手提电脑等便携式电子设备上得到了广泛使用,并且在电动汽车、电动自行车等电动交通工具及储能设施等大中型电动设备方面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成为解决能源危机和环境污染等全球性问题的关键。在所有电池产品中,锂电池是目前世界上最年轻、最先进、技术含金量最高、能量密度最大的能源产品。
现有的锂电池容量配组散热效果较差,需要改进。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一种锂电池容量配组。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锂电池容量配组,包括锂电池保护外壳和与锂电池保护外壳相适配的盖体,所述的锂电池保护外壳的内部设置有锂电池组,所述的锂电池组包括上限位架、多个锂电池本体和下限位架,所述的上限位架和下限位架的内部均开设有躲避通孔,所述的锂电池本体位于上限位架和下限位架之间,所述的躲避通孔位于多个锂电池本体之间的空隙中;
所述的锂电池保护外壳的底部开设有安装凹槽,所述的安装凹槽的内部开设有预设凹槽,所述的锂电池保护外壳的内部开设有水管通道,所述的水管通道贯穿锂电池保护外壳,所述的锂电池保护外壳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安装嘴,所述的锂电池保护外壳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二安装嘴,所述的水管通道的内部设置有冷却管,所述的冷却管的两端分别与第一安装嘴和第二安装嘴固定连接,所述的安装凹槽的内部设置有保护罩壳,所述的保护罩壳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安装凸沿,所述的安装凸沿螺纹安装在安装凹槽的内部,所述的冷却管位于保护罩壳的内部,该装置通过设置有冷却管,冷却管位于多个锂电池本体之间的间隙中,向冷却管的内部通入冷却液可以很好的对锂电池本体进行散热,散热效果较好。
可选的,所述的安装凹槽的内壁开设有第一螺纹,所述的安装凸沿的外表面开设有第二螺纹,所述的第一螺纹和第二螺纹相适配,通过设置有安装凹槽,安装凹槽的设置便于保护罩壳的安装与拆卸,也就便于该装置的检修与更换,使用效果较好,实用性较强。
可选的,所述的保护罩壳的外径与躲避通孔的直径相适配。
可选的,所述的冷却管的材质为铜,冷却管的内部通入冷却水可以对多个锂电池本体进行散热,散热较为均匀,且散热效果较好,利用多个锂电池本体之间空隙,冷却管穿设在多个锂电池本体之间的空隙中对锂电池本体进行散热,充分利用空间,可以有效缩小散热系统所占用的空间。
可选的,所述的保护罩壳的材质为铝合金,铝合金的材质利于热量的交换,也就有利于散热。
可选的,所述的保护罩壳上开设有散热通孔,所述的散热通孔的数量为若干个,若干个所述的散热通孔均匀分布在保护罩壳的外表面,保护罩配合冷却管,可以很好的对多个锂电池本体进行散热。
可选的,所述的盖体的顶部设置有手柄。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市远程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天津市远程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3091819.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