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金属材料工程用金属充分淬火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3097013.5 | 申请日: | 2020-12-21 |
公开(公告)号: | CN213866319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03 |
发明(设计)人: | 李宁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宁 |
主分类号: | C21D1/667 | 分类号: | C21D1/667 |
代理公司: | 六安市新图匠心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39 | 代理人: | 陈斌 |
地址: | 110024 辽***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金属材料 工程 金属 充分 淬火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金属材料工程用金属充分淬火装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顶部一端外壁上通过螺栓连接有加热箱,且加热箱内通过螺栓连接有等距离分布的加热板,所述底座顶部靠近加热箱底部的一端外壁上沿长度方向开有滑槽,且滑槽内滑动安装有“T”形结构的滑块,所述滑块顶部外壁上焊接有滑板,且滑板顶部外壁上焊接有隔热板,所述隔热板一侧外壁上焊接有等距离分布的放置板,所述底座顶部远离加热箱的一端外壁上焊接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一侧的顶部外壁上焊接有限位杆。本实用新型能够一次性加热多个金属材料,提高了工作效率,不需要操作人员去取金属材料,提高了安全性,能够使得金属材料淬火更加充分,能够避免水资源浪费。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淬火装置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金属材料工程用金属充分淬火装置。
背景技术
淬火,金属和玻璃的一种热处理工艺。钢的淬火是将钢加热到临界温度Ac3(亚共析钢)或Ac1(过共析钢)以上温度,保温一段时间,使之全部或部分奥氏体1化,然后以大于临界冷却速度的冷速快冷到Ms以下(或Ms附近等温)进行马氏体(或贝氏体)转变的热处理工艺,通常也将铝合金、铜合金、钛合金、钢化玻璃等材料的固溶处理或带有快速冷却过程的热处理工艺称为淬火。
经检索,中国专利申请号为201921811916.X,公开号为CN210886124U的专利,公开了一种金属材料加工用淬火装置,上述装置不需要在淬火箱内设置清理机构,便可以把淬火后的金属取出,减少耐高温材料的使用,以及可以直接把载物底板从外箱内取出,进而把载物底板上的金属转移到下一道工序,不需要触碰金属,进而避免金属在拿取过程中变形的情况,但是,上述装置在使用时只能对少量的金属材料进行加热,导致工作效率低,同时需要取下载物底板在移动到下一道工序,由于淬火时需要对金属材料进行保温,导致在取出载物底板时操作人员会受到高温金属材料的烘烤。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金属材料工程用金属充分淬火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金属材料工程用金属充分淬火装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顶部一端外壁上通过螺栓连接有加热箱,且加热箱内通过螺栓连接有等距离分布的加热板,所述底座顶部靠近加热箱底部的一端外壁上沿长度方向开有“T”形结构的滑槽,且滑槽内滑动安装有“T”形结构的滑块,所述滑块顶部外壁上焊接有滑板,且滑板顶部外壁上焊接有隔热板,所述隔热板一侧外壁上焊接有等距离分布的放置板,所述底座顶部远离加热箱的一端外壁上焊接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一侧的顶部外壁上焊接有限位杆,且限位杆一端焊接于加热箱一侧外壁上,所述加热箱一侧的底部外壁上通过轴承连接有螺杆,且螺杆一端通过轴承连接于固定板一侧外壁上,所述滑板螺接于螺杆外壁上,所述螺杆一端外壁上套接有从动齿轮,所述底座顶部一端外壁上通过螺栓连接有伺服电机,且伺服电机输出轴一端套接有主动齿轮,所述主动齿轮与从动齿轮相互啮合形成传动配合,所述固定板一侧外壁上焊接有防护箱,所述底座顶部靠近加热箱一侧的外壁上焊接有第一支撑板,且防护箱顶部一端外壁上焊接有第二支撑板,所述底座上方设有顶板,且顶板底部两端分别焊接于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顶部外壁上,所述顶板顶部外壁上套接有等距离分布的喷头。
优选的,所述底座包括安装板和焊接于安装板底部两端外壁上的支撑座,且两个支撑座底部外壁上均固定连接有防滑垫,防滑垫外壁上设有等距离分布的防滑凸起。
优选的,所述隔热板大小与加热箱大小相适配,所述放置板顶部外壁上开有等距离分布的透气孔,且相邻的两个放置板之间焊接有支撑柱,所述放置板位于加热板上方。
优选的,所述防护箱一侧外壁上开有开口,且开口一侧内壁上铰接有箱门,所述箱门一侧外壁上开有等距离分布的通风口,所述箱门一侧外壁上焊接有把手,且把手外壁上套接有橡胶圈。
优选的,所述隔热板一侧的上部外壁上开有通孔,且限位杆滑动安装于通孔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宁,未经李宁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3097013.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薄膜表面缺陷检测装置
- 下一篇:一种新型玻璃钢阀门手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