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高颈型平衡式程控阀有效
申请号: | 202023098325.8 | 申请日: | 2020-12-21 |
公开(公告)号: | CN213899909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06 |
发明(设计)人: | 谢海勇;谢海龙;金春;周陈彬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中孚流体机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K1/00 | 分类号: | F16K1/00;F16K1/32;F16K1/36;F16K1/46;F16K27/02;F16K31/122;F16K49/00;F16K31/363;F16L23/024 |
代理公司: | 温州青科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3390 | 代理人: | 虞乘乘 |
地址: | 325000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高颈型 平衡 程控 | ||
本实用新型涉及阀门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高颈型平衡式程控阀,包括阀前和阀后,阀前和阀后之间相连通,阀前和阀后之间的顶部安装有阀盖,阀前的顶部开设有平衡孔,阀盖的底部安装有导向套,导向套的内侧滑动设置有平衡活塞,导向套的内侧中部竖直设置有阀杆,阀杆与平衡活塞滑动连接,阀盖的内侧开设有通道,平衡孔的顶端通过管道与阀盖内的通道连接,通道的底端与导向套的内侧相连通,阀杆的底端安装有阀瓣。该高颈型平衡式程控阀中,气体介质从阀前进入,使得气动执行器只需克服密封比压和填料阻力即可关闭阀门,驱动力小,且该阀门密封性好,阀盖顶部的散热较好,可防止气缸内气体与阀门内介质窜气,影响介质质量。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阀门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高颈型平衡式程控阀。
背景技术
程控阀是一种通过气动、液动等方式驱动的切断阀,在程控阀使用时,需要较大的驱动力来克服阻力才能将阀门进行关闭,使得阀门的开关不太方便,且密封性和散热效果不够好,阀门内气体和气缸内气体容易进行窜气,影响介质质量,不能够满足阀前阀后压力的高频切换。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颈型平衡式程控阀,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高颈型平衡式程控阀,包括阀前和阀后,所述阀前和阀后之间相连通,所述阀前和阀后之间的顶部安装有阀盖,所述阀前的顶部开设有平衡孔,所述阀盖的底部安装有导向套,所述导向套的内侧滑动设置有平衡活塞,所述导向套的内侧中部竖直设置有阀杆,所述阀杆与平衡活塞滑动连接,所述阀盖的内侧开设有通道,所述平衡孔的顶端通过管道与阀盖内的通道连接,通道的底端与导向套的内侧相连通,所述阀杆的底端安装有阀瓣,所述阀杆的顶端向上竖直延伸且安装有气缸,所述气缸的顶端安装有气动执行器。
作为优选,所述导向套的顶部外侧安装有若干散热翅片。
作为优选,所述阀杆的中部外侧安装有支架。
作为优选,所述阀瓣的底部安装有密封圈。
作为优选,所述支架的上下两端分别通过螺栓与气缸和阀盖连接。
作为优选,所述阀盖的一侧通过螺栓与阀后的顶部连接。
作为优选,所述阀前和阀后的外端通过法兰结构与外部管道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该高颈型平衡式程控阀中,气体介质从阀前进入,同时通过平衡孔进入平衡活塞的上部,阀瓣承受的介质正压力,使得气动执行器只需克服密封比压和填料阻力即可关闭阀门,驱动力小,且该阀门密封性好,阀盖顶部的散热较好,通过支架可防止气缸内气体与阀门内介质窜气,影响介质质量,且通过平衡活塞的平衡式设置,可双向承压不泄漏,满足阀前阀后压力高频切换。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外部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图1中A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中各个标号意义为:
1、阀前;11、平衡孔;2、阀后;3、阀盖;31、导向套;32、平衡活塞;33、散热翅片;4、阀杆;5、阀瓣;51、密封圈;6、支架;7、气缸;8、气动执行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中孚流体机械有限公司,未经浙江中孚流体机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3098325.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硅片加工用加料器运输车
- 下一篇:小河豚机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