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电动座椅耐久试验工装及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3099000.1 | 申请日: | 2020-12-21 |
公开(公告)号: | CN214121576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03 |
发明(设计)人: | 卓付勤;李富文;赵龙川;李超;张剑雄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西汽车集团有限公司;柳州五菱汽车工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M13/00 | 分类号: | G01M13/00 |
代理公司: | 北京信远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04 | 代理人: | 王戈 |
地址: | 545007 广***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动 座椅 耐久 试验 工装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电动座椅耐久试验工装及装置,该耐久试验工装包括底座和设置在所述底座上的第一安装附座、第一按钮施力件和第一驱动部件;其中,所述第一安装附座可沿前后方向相对于所述底座直线位移;所述第一按钮施力件设置在所述第一安装附座上,所述第一按钮施力件具有用于与所述滑轨高调旋钮适配的第一施力部,并配置为:所述第一按钮施力件随所述第一安装附座沿前后方向直线位移时,所述第一施力部压抵推动所述滑轨高调旋钮同步直线位移,实现相应触发;所述第一驱动部件提供所述第一安装附座沿前后方向直线位移的驱动力。本方案可通过结构优化全程模拟人为操作座椅功能开关旋钮,确保耐久试验精确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测试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电动座椅耐久试验工装及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电动座椅在汽车上已越来越普及,在投入到市场前,需要对电动座椅各功能进行耐久性试验,如电动座椅滑轨耐久试验、电动座椅高调耐久试验、电动座椅调角器耐久试验等,以验证其是否符合标准的要求。
现有的电动座椅试验方案,直接将座椅功能线束与测试设备控制系统连接,测试设备控制系统将电信号指令传输到座椅功能开关电路系统,接到指令后启动实现座椅的各功能调节。显然,受该方案启动指令发送方式的限制,该试验方案并没有真正模拟人为操作座椅功能开关旋钮的方式进行,与实际操作方式不同,无法全程反应耐久试验的实际效果。
有鉴于此,亟待另辟蹊径针对现有电动座椅耐久试验方案进行结构优化,以提高试验精确度。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电动座椅耐久试验工装及装置,可通过结构优化全程模拟人为操作座椅功能开关旋钮,确保耐久试验精确度。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电动座椅耐久试验工装,所述电动座椅的动作基于触发滑轨高调旋钮和调角器旋钮后输出的控制指令执行;包括底座和设置在所述底座上的第一安装附座、第一按钮施力件和第一驱动部件;其中,所述第一安装附座可沿前后方向相对于所述底座直线位移;所述第一按钮施力件设置在所述第一安装附座上,所述第一按钮施力件具有用于与所述滑轨高调旋钮适配的第一施力部,并配置为:所述第一按钮施力件随所述第一安装附座沿前后方向直线位移时,所述第一施力部压抵推动所述滑轨高调旋钮同步直线位移,实现相应触发;所述第一驱动部件提供所述第一安装附座沿前后方向直线位移的驱动力。
优选地,所述第一按钮施力件枢接于所述第一安装附座,且枢接轴心线沿左右方向设置;所述第一安装附座上还设置有第二驱动部件,提供所述第一按钮施力件绕所述枢接轴心线转动的驱动力;所述第一按钮施力件还具有与所述滑轨高调旋钮适配的第二施力部,并配置为:所述第一安装附座绕所述枢接轴心线转动时,所述第二施力部压抵推动所述滑轨高调旋钮同步转动,实现相应触发。
优选地,所述底座上还设置有第二安装附座、第二按钮施力件和第三驱动部件;其中,所述第二安装附座可沿前后方向相对于所述底座直线位移;所述第二按钮施力件设置在所述第二安装附座上,所述第二按钮施力件具有与所述调角器旋钮适配的第三施力部;并配置为:第二按钮施力件随所述第二安装附座沿前后方向直线位移时,所述第三施力部压抵推动所述调角器旋钮同步转动,实现相应触发;第三驱动部件,提供所述第二安装附座沿前后方向直线位移的驱动力。
优选地,所述第一驱动部件为电机,其输出轴沿前后方向设置;所述第一安装附座的本体延伸方向与所述第一驱动部件的输出轴垂直,所述第一驱动部件的输出轴通过与其同轴转动的第一丝杆,与所述第一安装附座的本体上的第一丝母适配,以便所述第一安装附座沿前后方向直线位移。
优选地,所述底座上设置有第一轴支座,所述第一轴支座适配于所述第一驱动部件的输出轴和所述第一丝杆;所述第一轴支座上插装设置有沿前后方向延伸的第一导向轴,所述第一安装附座的本体开设有与所述第一导向轴滑动适配的导向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西汽车集团有限公司;柳州五菱汽车工业有限公司,未经广西汽车集团有限公司;柳州五菱汽车工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309900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智能茶原料样本快速检测装置
- 下一篇:一种新型磁吸式操纵杆锁闭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