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涡轮驱动活塞式脉冲发生工具有效
申请号: | 202023102751.4 | 申请日: | 2020-12-21 |
公开(公告)号: | CN214170518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10 |
发明(设计)人: | 严梁柱;魏凯;王晨阳;尹思雨 | 申请(专利权)人: | 长江大学 |
主分类号: | E21B43/26 | 分类号: | E21B43/26 |
代理公司: | 武汉智嘉联合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2231 | 代理人: | 陈建军 |
地址: | 430100 湖北省***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涡轮 驱动 活塞 脉冲 发生 工具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涡轮驱动活塞式脉冲发生工具,包括:壳体、涡轮机构、传动蜗杆以及增压机构;壳体的内侧壁上开设有倾斜设置的导向槽;增压机构包括增压缸、隔板、增压活塞、第一连杆及第二连杆。本实用新型提出的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第一连杆在倾斜设置的导向槽的限位下,其高度发生周期性变化,从而可通过第二连杆带动增压活塞在增压缸内往复运动,当增压活塞处于增压缸的最外侧时,增压缸与隔板上的通孔连通,压裂液进入增压缸内,当增压活塞处于增压缸的最内侧时,增压缸与射孔连通,从而将增压缸内的压裂液射出,由于在整个过程中,压裂液仅会通过不易发生堵塞的涡扇及增压缸,因此,本装置在使用过程中不易发生堵塞,稳定性良好。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水力压裂工具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涡轮驱动活塞式脉冲发生工具。
背景技术
我国油气资源丰富,油气田的种类也较为繁多,其中低渗透油气田的分布较为广泛,但由于渗透率、孔隙度和岩石致密性的因素,这类油气田的勘探开发存在着较大的难度。为此利用水力压裂技术能够有效保障对低渗透油气田的开发,增加油气田产量。
水力冲击压裂技术是利用水力冲击压裂方法使油层中产生多条裂缝并使裂缝向深部延伸,提高油层渗透率,从而增加产油量的新技术。该技术施工简便、工艺可靠、成本低并且安全性高,现有的压裂工具大多采用螺杆作为驱动装置,在使用时,裂缝中的砂浓度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投产中母液可注入的最大排量和压力,因此考虑在压裂中能否控制裂缝中的砂浓度。需要考虑是否容易造成沙堵,进而导致螺杆发生堵塞而停止工作,造成压裂装置稳定性差,严重影响了压裂施工的进度;另外,增压多采用气囊式蓄能器,密封可靠性较差,影响了增压效果。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涡轮驱动活塞式脉冲发生工具,用以解决现有的压裂工具容易发生堵塞,增压机构可靠性差等技术问题。
一种涡轮驱动活塞式脉冲发生工具,包括:壳体、涡轮机构、传动蜗杆以及增压机构;
所述壳体为中空结构且具有一容纳腔,所述壳体一端封闭,所述壳体的侧壁上开设有与所述容纳腔连通的射孔,所述壳体的内侧壁上开设有倾斜设置的导向槽;
所述涡轮机构包括涡扇,所述涡扇设置于所述壳体内;
所述传动蜗杆内置于所述壳体内且与所述壳体同轴设置,所述传动蜗杆与所述涡扇同轴固定连接,
所述增压机构包括增压缸、隔板、增压活塞、第一连杆及第二连杆,所述增压缸与所述传动蜗杆固定连接,所述增压缸内置于所述壳体内且与所述壳体转动连接,所述增压缸具有一增压腔,所述隔板与所述壳体固定连接且设置于所述增压缸与所述涡扇之间,所述隔板上开设有通孔,所述增压缸的侧壁上开设有与所述增压腔连通的内孔,所述增压活塞滑动设置于所述增压缸内,所述第一连杆的一端与所述传动蜗杆活动连接,所述第一连杆的另一端滑动设置于所述导向槽内,所述第二连杆的一端与所述第一连杆活动连接,所述第二连杆的另一端与所述增压活塞活动连接,当所述第一连杆转动至最高位置时,所述内孔与所述射孔连通,当所述第一连杆转动至最低位置时,所述增压腔与所述通孔连通。
进一步地,所述壳体包括防护套筒及下盖,所述下盖与所述传动蜗杆转动连接,所述射孔设置于所述防护套筒上。
进一步地,所述增压机构还包括伸缩杆,所述伸缩杆的一端与所述第一连杆活动连接,所述伸缩杆的另一端与所述下盖活动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增压缸、所述增压活塞、所述第一连杆、所述第二连杆及所述伸缩杆的数量均为四个且一一对应,四个所述增压缸沿周向均匀布置于所述壳体内。
进一步地,所述涡扇的数量为一个,所述涡扇呈滑梯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长江大学,未经长江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3102751.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医学护理教学用模型
- 下一篇:一种石墨炉原子化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