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型多通道喉罩有效
申请号: | 202023103078.6 | 申请日: | 2020-12-21 |
公开(公告)号: | CN214550580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02 |
发明(设计)人: | 陈世彪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世彪 |
主分类号: | A61M16/04 | 分类号: | A61M16/04;A61M39/10;A61B1/267;A61B1/00 |
代理公司: | 南昌金轩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6129 | 代理人: | 殷康明 |
地址: | 330000 ***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通道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型多通道喉罩,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包括喉罩本体,所述喉罩本体包括囊体、通气管以及囊体充气结构,所述囊体的尾端与所述通气管的前端相连,所述囊体充气结构与所述囊体相连通;所述通气管的末端与Y型接头的一端相连,所述Y型接头的另一端与呼吸机相连;所述通气管内设置有主气道,所述主气道的一侧设置有可视通道,所述可视通道内可设置可视软硬镜。本实用新型通过可视通道提高临床放置喉罩到位的准确率;通过增粗喉罩主气道使置入电子支气管镜的操作更加安全、快捷、顺畅,使可视化检查和气道异物处理更加便捷;通过设置Y型呼吸端连接口,可使喉罩通气状态下联合完成喉罩内气管插管、气道内操作等复杂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新型多通道喉罩。
背景技术
现有双通道喉罩系通气道与食道引流通道组成。通气道通往喉部,临床操作上主要用于连接呼吸设备通气,但不便于气管插管和电子支气管镜操作。食道引流通道用来吸引咽部及食道分泌物或胃返流物。现有双通道喉罩仅解决通气与食道引流操作,不便于喉罩内置管和喉罩内可视化操作。在不中断通气的情况下,无法进行中转气管插管、支气管镜检查、气道异物取出操作、喉部分泌物吸引等。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现有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具体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新型多通道喉罩,包括喉罩本体,所述喉罩本体包括囊体、通气管以及囊体充气结构,所述囊体的尾端与所述通气管的前端相连,所述囊体充气结构与所述囊体相连通;
所述通气管的末端与Y型接头的一端相连,所述Y型接头的另一端与呼吸机相连;
所述通气管内设置有主气道,所述主气道的一侧设置有可视通道,所述可视通道内可设置可视软硬镜。
进一步的方案是,所述可视通道与所述主气道平行。
进一步的方案是,所述可视通道的内径为6.9mm-7.1mm。
进一步的方案是,所述主气道的内径为13mm-16mm。
进一步的方案是,所述囊体充气结构包括充气管,所述充气管一端与所述囊体相连通,所述充气管的另一端与外部供气设备相连。
进一步的方案是,所述充气管上设置有单向阀。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通过可视通道提高临床放置喉罩到位的准确率;
本实用新型通过增粗喉罩主气道使置入电子支气管镜的操作更加安全、快捷、顺畅,使可视化检查和气道异物处理更加便捷;
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Y型呼吸端连接口,可使喉罩通气状态下联合完成喉罩内气管插管、气道内操作等复杂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种新型多通道喉罩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处的放大图;
图3为图1的另一角度的视图;
图4为图3中B处的放大图;
附图标注:1-囊体;2-通气管;20-主气道;21-可视通道;3-囊体充气结构;30-充气管;4-Y型接头。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如图1-4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公开了一种新型多通道喉罩,包括喉罩本体,喉罩本体包括囊体1、通气管2以及囊体充气结构3,囊体1的尾端与通气管2的前端相连,囊体充气结构3与囊体1相连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世彪,未经陈世彪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3103078.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