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电热饭盒及电热饭盒的上盖有效
申请号: | 202023103178.9 | 申请日: | 2020-12-19 |
公开(公告)号: | CN213664078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13 |
发明(设计)人: | 李一峰;谢海斌;陈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小熊电器股份有限公司;佛山市小熊厨房电器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45C11/20 | 分类号: | A45C11/20;A47G23/04 |
代理公司: | 广东广盈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44339 | 代理人: | 杨乐兵 |
地址: | 528318 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热 饭盒 | ||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电热饭盒及电热饭盒的上盖。其中,上盖包括具有第二容置腔的上壳体,以及设在上壳体上的电性烹饪元件;上壳体的顶部设有排气通道,排气通道的上末端为外露出上壳体的排气口,排气通道的下末端设有进气口,在进气口设有可拆卸的密封塞。本实用新型可以保持排气通道内的干燥,防止在排气通道内形成水垢发生堵塞,减少排气通道内因残留冷凝水而滋生细菌,从而提高电热饭盒的使用卫生条件。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烹饪餐具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电热饭盒及电热饭盒的上盖。
背景技术
本部分提供的仅仅是与本申请相关的背景信息以方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能够更透彻、准确的理解本申请,其并不必然是现有技术。
现有的电热饭盒主要由上盖与主体两大部分组成,上盖使用时盖合在主体上形成一个相对封闭的蒸煮腔,在主体内设有加热体以起到加热食物甚至蒸煮食物的作用。上盖结构简单但易变形,在上盖上一般设有排气孔,但是排气孔中积聚的冷凝水容易形成水垢使排气孔堵塞,造成排气不畅甚至有一定的安全隐患。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电热饭盒及电热饭盒的上盖,可以有效防止上盖的排气通道形成水垢发生堵塞。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电热饭盒的上盖,包括具有第二容置腔的上壳体,以及设在上壳体上的电性烹饪元件;上壳体的顶部设有排气通道,排气通道的上末端为外露出上壳体的排气口,排气通道的下末端设有进气口,在进气口处设有可拆卸的密封塞。
在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所述排气通道纵向延伸至第二容置腔的顶部,密封塞被拆下时所述排气通道与第二容置腔连通,安装密封塞时排气通道和第二容置腔被阻隔。
在一个优选实施例中,上壳体包括外壳体和设在外壳体内的内壳体,排气通道设在外壳体与内壳体之间,进气口设在内壳体上,出气口设在外壳体上。
在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所述内壳体上设有凹陷的加热水槽,所述电性烹饪元件固定于所述加热水槽上。
在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所述电性烹饪元件和所述加热水槽之间设置有密封体,防止液体从电性烹饪元件和加热水槽之间的间隙泄漏。
在一个优选实施例中,在密封塞上设有密封圈。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电热饭盒,包括饭盒主体,饭盒主体包括具有第一容置腔的下壳体和设在下壳体上的第一电发热体;还包括所述上盖;电热饭盒包括上盖盖合在饭盒主体上的第一工作状态及上盖翻转至第二容置腔的开口朝上的第二工作状态;仅当电热饭盒处于第二工作状态时密封塞设在进气口以将进气口密封。
在一个优选实施例中,下壳体上还设有与第一电发热体电性相连的供电电源端以及串接在供电电源端与第一电发热体之间的电源开关。
在一个优选实施例中,下壳体上还设有与供电电源端电性相连的第一耦合器,上壳体还设有与电性烹饪元件电性连接的第二耦合器;电热饭盒在第二工作状态时,上盖与饭盒主体并排设置,且第一耦合器与第二耦合器电性耦接。
在一个优选实施例中,一耦合器为外凸出下壳体一侧的耦合器公端,第二耦合器为内凹设在上壳体一侧的耦合器母端,耦合器母端与耦合器公端通过插接相连以实现电性耦接。
在一个优选实施例中,第一电发热体设在下壳体的底部,电性烹饪元件设在上壳体的顶部。
在一个优选实施例中,下壳体的上周缘设有下框架,上壳体的下周缘设有上框架;当电热饭盒在第一工作状态时,上框架与下框架无缝配合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小熊电器股份有限公司;佛山市小熊厨房电器有限公司,未经小熊电器股份有限公司;佛山市小熊厨房电器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3103178.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基于杠杆力臂的物理教学模型
- 下一篇:一种电热饭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