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预下槽式三模凸台顶针有效
申请号: | 202023105098.7 | 申请日: | 2020-12-22 |
公开(公告)号: | CN214294268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28 |
发明(设计)人: | 钦晓峰;陈林;汪章杰;侍子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能电池(芜湖)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45/40 | 分类号: | B29C45/40 |
代理公司: | 合肥洪雷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64 | 代理人: | 徐赣林 |
地址: | 241000 安徽省***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预下槽式三模凸台 顶针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预下槽式三模凸台顶针,涉及模具顶针结构领域。本实用新型中:顶针导杆的中部位置设置有顶针基环体;顶针基环体上部与顶针导杆之间形成形变收缩槽;顶针导杆上套设有安装在形变收缩槽中的张力弹簧;顶针基环体外侧面上设置有与动模部分的动模凸起位置相配合的外围环形顶块。第一驱动基盘的中心位置开设有顶针安装孔;第一驱动基盘的顶针安装孔内固定设置有顶针限位环板;顶针限位环板上开设有穿入限位孔;顶针导杆的下侧固定设置有穿过穿入限位孔的顶针底螺纹凸杆。本实用新型通过顶针导杆上端对相应的上层动模进行顶起操作,外围环形顶块对后续需要脱模动作的动模进行顶起。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模具顶针结构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预下槽式三模凸台顶针。
背景技术
模具顶针是注塑模具里面常用的一种物件。
在对一些多层设计的动模结构进行顶起操作中,需要一定的顶起动作顺序,如何在同一顶针上进行顺序化的顶起操作,成为一些组合型动模具中脱模操作需要解决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预下槽式三模凸台顶针,通过顶针导杆上端对相应的上层动模进行顶起操作,外围环形顶块对后续需要脱模动作的动模进行顶起。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本实用新型为一种预下槽式三模凸台顶针,包括第一驱动基盘和动模部分,第一驱动基盘上加固安装有顶针导杆,顶针导杆上部穿过动模部分,动模部分上设置有一对动模凸起,顶针导杆的中部位置设置有顶针基环体;顶针基环体上部与顶针导杆之间形成形变收缩槽;顶针导杆上套设有安装在形变收缩槽中的张力弹簧;顶针基环体外侧面上设置有与动模部分的动模凸起位置相配合的外围环形顶块。
第一驱动基盘的中心位置开设有顶针安装孔;第一驱动基盘的顶针安装孔内固定设置有顶针限位环板;顶针限位环板上开设有穿入限位孔;顶针导杆的下侧固定设置有穿过穿入限位孔的顶针底螺纹凸杆。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顶针基环体的上部宽度尺寸与动模部分上的一对动模凸起之间的距离相配合,顶针基环体的上部配合插入动模部分上的一对动模凸起之间。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设外围环形顶块上侧面与顶针基环体上部边沿之间的高度差为△H;设动模部分上的动模凸起的凸起高度为Ht;则有:高度差△H凸起高度Ht。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张力弹簧的上侧与动模部分下侧面挤压接触;张力弹簧的下侧与顶针基环体的形变收缩槽槽底面挤压接触。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顶针底螺纹凸杆穿过顶针限位环板的下侧部位上加固安装螺母结构。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处于顶针限位环板上部的顶针安装孔部分为螺纹孔结构;顶针导杆的下侧杆部上设置有螺纹结构;顶针导杆的下侧螺纹安装在顶针安装孔上。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第一驱动基盘的底侧开设有若干位于顶针安装孔周围的底部基座槽。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第一驱动基盘底侧的底部基座槽为圆柱形槽或任意一种正多边柱形槽。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第一驱动基盘底侧的底部基座槽内壁采用磁性材料面。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通过顶针导杆上端对相应的上层动模进行顶起操作,外围环形顶块对后续需要脱模动作的动模进行顶起;同时在回杆时通过张力弹簧,将第一驱动基盘与驱动第一驱动基盘运动的动力机构进行同步回退,简化了第一驱动基盘与外部动力机构的连接结构,也便于进行顶针导杆的拆卸、维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能电池(芜湖)有限公司,未经天能电池(芜湖)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3105098.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智能的安全隐患监测报警装置
- 下一篇:一种内嵌式谐波行星组合减速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