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基于SLAM技术的铁路隧道智能巡检车有效
申请号: | 202023106673.5 | 申请日: | 2020-12-22 |
公开(公告)号: | CN213750759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20 |
发明(设计)人: | 郑川川;柯福阳;汤琴琴;杭琦琳;陆佳嘉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
主分类号: | G05D1/02 | 分类号: | G05D1/02;G01D21/02 |
代理公司: | 南京经纬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2200 | 代理人: | 施昊 |
地址: | 210032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slam 技术 铁路 隧道 智能 巡检 | ||
1.一种基于SLAM技术的铁路隧道智能巡检车,其特征在于,包括:车本体、激光雷达传感器、通信装置、温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主控板、车轮、驱动装置、电源模块、红外线气体传感器、惯性测量传感器、PC机控制组、升降支架、角度调节器和视觉传感器;
所述车轮和驱动装置设置在所述车本体的底部;所述激光雷达传感器和升降支架设置在所述车本体的顶部;所述视觉传感器通过角度调节器设置在所述升降支架的顶部;所述通信装置、主控板、电源模块和PC机控制组设置在所述车本体的内部;所述温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红外线气体传感器和惯性测量传感器设置在所述车本体的外侧面;
所述PC机控制组分别跟所述主控板和驱动装置电性连接;所述PC机控制组通过所述通信装置跟远程监控中心无线连接;所述升降支架和角度调节器分别跟所述驱动装置电性连接;所述车轮跟所述驱动装置机械连接;所述主控板跟所述电源模块、视觉传感器、激光雷达传感器、温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红外线气体传感器和惯性测量传感器分别电性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SLAM技术的铁路隧道智能巡检车,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蜂鸣报警器和报警灯,所述蜂鸣报警器和报警灯设置在所述车本体的外侧面,所述蜂鸣报警器和报警灯跟所述PC机控制组电性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SLAM技术的铁路隧道智能巡检车,其特征在于,还包括LED灯,所述LED灯设置在所述视觉传感器的下方,所述LED灯跟所述视觉传感器电性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SLAM技术的铁路隧道智能巡检车,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警示灯,所述警示灯设置在所述车本体的车尾,所述警示灯跟所述电源模块电性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SLAM技术的铁路隧道智能巡检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视觉传感器采用深度相机。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SLAM技术的铁路隧道智能巡检车,其特征在于,所述通信装置采用WiFi装置。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SLAM技术的铁路隧道智能巡检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激光雷达传感器采用激光雷达搭载红外热成像设备。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SLAM技术的铁路隧道智能巡检车,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控板采用stm32控制板。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SLAM技术的铁路隧道智能巡检车,其特征在于,所述PC机控制组包括多个树莓派微型计算机。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SLAM技术的铁路隧道智能巡检车,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液晶显示屏,所述液晶显示屏设置在所述车本体的顶部,所述液晶显示屏跟所述主控板电性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未经南京信息工程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3106673.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