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中空壁塑钢缠绕管有效
申请号: | 202023106839.3 | 申请日: | 2020-12-22 |
公开(公告)号: | CN214037195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24 |
发明(设计)人: | 邱来华;瞿海徤;宋晓钢;冯兴堂;陈虎 | 申请(专利权)人: | 泰州市畅通管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L9/16 | 分类号: | F16L9/16;F16L57/02 |
代理公司: | 常州市权航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2280 | 代理人: | 张佳文 |
地址: | 225500 江苏省泰州市***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中空 塑钢 缠绕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中空壁塑钢缠绕管,涉及缠绕管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包括管体,管体的周侧面一体设置的螺旋限位圈;管体的周侧面卡接缠绕有加强条;加强条与螺旋限位圈形成的空腔内卡接有包覆管;包覆管内固定有支撑条,包覆管上间隔卡接有与支撑条垂直且贯穿支撑条的限位销;管体的周侧面间隔固定有呈螺旋分布的限位凸点,加强条上间隔开设有卡孔,限位凸点与卡孔卡接配合。本实用新型通过螺旋限位圈与加强条包裹管体,加固管体,确保管道的环刚度,通过包覆管对加强条进行包裹保护,确保加强条不被破坏,保证缠绕管的质量,通过支撑条与限位销的配合,进行包覆管的加固,保证缠绕管的结构稳定。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缠绕管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中空壁塑钢缠绕管。
背景技术
缠绕管,大口径缠绕管,双壁缠绕管,中空缠绕管是一种以高密度聚乙烯为原料,经缠绕焊接成型的一种管材。高密度聚乙烯由于其本身优异的融焊接性能不但保证了产品成型工艺和产品质量,而且也为施工连接提供了多种可靠方式,如电热熔焊接,热收缩连接等等,同时这也是渗漏情况很少出现的一个重要原因,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这种管材才具有其它管材不具备的独特的环保功能,这对当前人们关注的污染防治提供了非常有效的方法。
现有技术中,为了提高管道的环刚度以及避免管道受气候影响,出现了一些中空壁的管道,即在管道的管壁中设计了环绕管道的环孔,且在环孔中加入了钢架,这样,管道埋在地中,钢架可以承受一定压力,但是该类管道也存在一定的缺陷,该管道的环孔为方形孔,且管道对应于环孔的外表面与管道其它处的表面平齐,即整个管道的外表面为平齐的表面,这样,管道的整个管壁都会承受压力,而管壁中没有放置钢架的地方则容易受压断裂,其环刚度还是比较低。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中空壁塑钢缠绕管,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所提出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本实用新型为一种中空壁塑钢缠绕管,包括管体,所述管体的周侧面一体设置的螺旋限位圈;所述管体的周侧面卡接缠绕有加强条;所述加强条与螺旋限位圈形成的空腔内卡接有包覆管;所述包覆管内固定有支撑条,所述包覆管上间隔卡接有与支撑条垂直且贯穿支撑条的限位销;所述管体的周侧面间隔固定有呈螺旋分布的限位凸点,所述加强条上间隔开设有卡孔,所述限位凸点与卡孔卡接配合;通过螺旋限位圈将管体周侧分隔为螺旋带状空腔,在空腔内弧面卡接加强条,通过螺旋限位圈与加强条包裹管体,加固管体,避免管内流体膨胀挤破缠绕管本体,通过包覆管与加强条的配合,进行包覆管的卡接配合,使得包覆管对加强条进行包裹保护,确保加强条不被破坏,保证缠绕管的质量,保证管道的环刚度;通过在包覆管内设有支撑条,进行螺旋形包覆管外壁的支撑,避免包覆管外壁凹陷,影响包覆管的保护功能,通过限位销进行支撑条的支撑,进一步加强包覆管的结构稳定。
进一步地,所述加强条上表面的两侧均固定有卡槽,所述包覆管的下表面的两侧均固定有卡条,所述卡条与卡槽卡接配合。
进一步地,所述包覆管的两相对侧面均开有相对的安装孔,两所述安装孔与限位销的两端卡接配合。
进一步地,所述包覆管的外环面与螺旋限位圈的外环面重合。
进一步地,所述两圈所述螺旋限位圈的间距与加强条的宽度相等。
进一步地,所述卡孔的内底部开有导向缺口,所述限位凸点的顶端设有弧面,所述弧面与导向缺口内壁滑动配合。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通过螺旋限位圈将管体周侧分隔为螺旋带状空腔,在空腔内弧面卡接加强条,通过螺旋限位圈与加强条包裹管体,加固管体,避免管内流体膨胀挤破缠绕管本体,通过包覆管与加强条的配合,进行包覆管的卡接配合,使得包覆管对加强条进行包裹保护,确保加强条不被破坏,保证缠绕管的质量,保证管道的环刚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泰州市畅通管业有限公司,未经泰州市畅通管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3106839.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