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基于双极导联的电脑键盘有效
申请号: | 202023113540.0 | 申请日: | 2020-12-22 |
公开(公告)号: | CN213482835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18 |
发明(设计)人: | 刘滨;郭洁琼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码卓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3/02 | 分类号: | G06F3/02;A61B5/0205;A61B5/053;A61B5/318;A61B5/28;A61B5/00 |
代理公司: | 苏州尚为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483 | 代理人: | 李凤娇 |
地址: | 215000 江苏省苏州市工***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双极导联 电脑 键盘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基于双极导联的电脑键盘,包括键盘本体及设置在键盘本体上的双极导联组件;所述键盘本体上端面安装若干主按键、功能键、编辑键及辅助键;所述双极导联组件包括处理器、若干正电极片、若干负电极片及外连插头;若干所述正电极片分别固定在主按键上端面,并通过第一导线与处理器连接,若干所述负电极片分别固定在主按键上端面,并通过第二导线与处理器连接;所述外连插头与处理器电连接;本实用新型在电脑键盘上增设了双极导联组件,在敲击键盘本体的过程中,左右手分别与正电极片及负电极片接触,使得双极导联组件与人体构成一回路,从而可以监测人体心率、阻抗等生物电信息。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子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基于双极导联的电脑键盘。
背景技术
复极过程中产生的心电向量,通过容积导电传至身体各部,并产生电位差,将两电极置于人体的任何两点与心电图机连接,就可描记出心电图,这种放置电极并与心电图机连接的线路,称为心电图导联,常用的导联是标准导联,亦称双极肢体导联,反映两个肢体之间的电位差;标准导联包括I导联、II导联、III导联,其中Ⅰ导联:将左上肢电极与心电图机的正极端相连,右上肢电极与负极端相连,反映左上肢(l)与右上肢(r)的电位差。当l的电位高于r时,便描记出一个向上的波形;当r的电位高于l时,则描记出一个向下的波形。
随着生活节奏的不断加快,科技的不断发展,电子产品的使用已经十分普遍,日均使用时间也长达6-8小时,尤其对于白领、程序员而言,使用电脑的时间则更长,导致突发疾病的频率进一步升高,目前针对电子产品并没有设计相关体征监测系统,因此本实用新型研制了一种基于双极导联的电脑键盘,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经检索,未发现与本实用新型相同或相似的技术方案。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目的是:提供一种基于双极导联的电脑键盘,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对于长时间使用电脑的人员而言无法实时监测体征数据、键盘结构单一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基于双极导联的电脑键盘,包括键盘本体及设置在键盘本体上的双极导联组件;所述键盘本体上端面安装若干主按键、功能键、编辑键及辅助键;所述双极导联组件包括处理器、若干正电极片、若干负电极片及外连插头;若干所述正电极片分别固定在主按键上端面,并通过第一导线与处理器连接,若干所述负电极片分别固定在主按键上端面,并通过第二导线与处理器连接;所述外连插头与处理器电连接。
优选的,安装有所述正电极片及所述负电极片的主按键上端侧边具有一通孔;若干所述正电极片分别连接有第一支线,所述第一支线贯穿通孔与第一导线连接;若干所述负电极片分别连接有第二支线,所述第二支线贯穿通孔与第二导线连接;所述第一导线及第二导线贴合键盘本体上端面设置,并贯穿键盘本体延伸至键盘本体下端,所述处理器安装在键盘本体下端面。
优选的,安装有所述正电极片及所述负电极片的主按键上端面中部具有一嵌槽,所述嵌槽与通孔之间设置有接线槽,所述正电极片及所述负电极片分别设置在嵌槽内,所述第一支线及所述第二支线处在主按键上端的部分嵌设在接线槽内。
优选的,所述键盘本体下端面沿长轴方向的一端侧边两侧分别铰接有活动盘,所述活动盘包括盘体及连杆,所述连杆远离盘体的一端铰接在键盘本体下端面,一对所述盘体上端面上分别安装有自粘正电极片及自粘负电极片,所述自粘正电极片与处理器之间连接有第三导线,所述自粘负电极片与处理器之间连接有第四导线。
优选的,所述连杆的长度大于连杆远离盘体的一侧端部与键盘本体侧边之间的距离。
优选的,所述键盘本体下端面偏向活动盘的一侧两端分别具有一凹槽,所述键盘本体下端面四个顶角处分别具有一外凸设置的支撑柱。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
(1)本实用新型在电脑键盘上增设了双极导联组件,在敲击键盘本体的过程中,左右手分别与正电极片及负电极片接触,使得双极导联组件与人体构成一回路,从而可以监测人体心率、阻抗等生物电信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码卓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苏州码卓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311354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