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抗老化废旧塑料再生颗粒回收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3115775.3 | 申请日: | 2020-12-22 |
公开(公告)号: | CN214323883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01 |
发明(设计)人: | 郭赞如;夏鹏飞;王蕊 | 申请(专利权)人: | 泗阳联欣塑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B17/04 | 分类号: | B29B17/04;B02C23/12 |
代理公司: | 上海创开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374 | 代理人: | 吴海燕 |
地址: | 223700 江苏省宿迁市泗***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老化 废旧塑料 再生 颗粒 回收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抗老化废旧塑料再生颗粒回收装置包括粉碎机、回收装置、第一挡板、第二挡板和进料板,所述粉碎机固定在支架上,所述支架上安装有回收装置,所述回收装置上开设有进料口,且回收装置内部设置有筛网,所述筛网上连接有震动器,所述回收装置左侧连接有固定筒,所述固定筒上开设有出料口。该抗老化废旧塑料再生颗粒回收装置,设置有倾斜的筛网,筛网将粉碎后的塑料颗粒进行筛选,较大的塑料颗粒被筛选出来进一步加工粉碎,提高了粉碎机的粉碎效果,筛网上装备了震动器,增加了筛网的筛选效率,筛网通过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的互相作用提高了筛网对塑料颗粒的筛选效果,整体提高了塑料再生颗粒回收装置的利用效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塑料颗粒回收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抗老化废旧塑料再生颗粒回收装置。
背景技术
塑料是指以高分子量的合成树脂为主要组分,加入适当添加剂,如增塑剂、稳定剂、抗氧化剂、阻燃剂、着色剂等,经加工成型的塑性材料,或固化交联形成的刚性材料,塑料具有耐化学侵蚀、有光泽、部分透明或半透明、大部分为良好绝缘体、质量轻且坚固加工容易可大量生产,价格便宜等优点,为了提高塑料制品的抗老化性能,在塑料制品中添加塑料抗老化剂,塑料抗老化剂通过效地吸收特定波长紫外光,提高塑料制品的抗老化性能,抗老化塑料是重要的有机合成高分子材料,应用非常广泛,但是废弃抗老化塑料带来的“白色污染”也越来越严重,因此越来越重视抗老化塑料的回收利用,而现有的抗老化废旧塑料再生颗粒回收装置:
(1)多将粉碎后的抗老化废旧塑料颗粒收集在一起,粉碎机粉碎后的塑料颗粒大小不一,较大的塑料颗粒会影响塑料的后续利用;
(2)在给粉碎机二次送料时,多采用人工送料,人工成本高,送料效率低,降低了废旧塑料再生颗粒回收装置的回收效率。
所以我们提出了一种抗老化废旧塑料再生颗粒回收装置,以便于解决上述中提出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抗老化废旧塑料再生颗粒回收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提出的目前市场上多将粉碎后的抗老化废旧塑料颗粒收集在一起,粉碎机粉碎后的塑料颗粒大小不一,较大的塑料颗粒会影响塑料的后续利用,给粉碎机二次送料时,多采用人工送料,人工成本高,送料效率低,降低了废旧塑料再生颗粒回收装置的回收效率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抗老化废旧塑料再生颗粒回收装置,包括粉碎机、回收装置、第一挡板、第二挡板和进料板,所述粉碎机固定在支架上,所述支架上安装有回收装置,所述回收装置上开设有进料口,且回收装置内部设置有筛网,所述筛网上连接有震动器,所述回收装置左侧连接有固定筒,所述固定筒上开设有出料口,且固定筒内部设置有螺旋盘,所述螺旋盘下端固定在电机上,所述支架上固定有集料箱,所述筛网上安装有第一挡板,且筛网上安装有第二挡板,所述出料口上设置有进料板。
优选的,所述筛网在回收装置内部为震动结构,且筛网与水平线的夹角为45°,并且筛网在水平方向的长度等于回收装置在水平方向上的长度。
优选的,所述螺旋盘所在圆的半径等于固定筒所在圆的半径,且螺旋盘的高度等于固定筒的高度,并且固定筒的高度大于粉碎机的高度。
优选的,所述第一挡板在筛网上分布有三个,且第一挡板的两端之间互相垂直,并且第一挡板左右两端的延长线位于第二挡板上。
优选的,所述第二挡板在筛网上左右分布有两组,且第二挡板和筛网之间为固定结构,并且第二挡板与筛网之间夹角为45°。
优选的,所述进料板与出料口的最左端为固定关系,且进料板与出料口之间夹角为135°,并且进料板的长度大于螺旋盘所在圆的半径。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抗老化废旧塑料再生颗粒回收装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泗阳联欣塑业有限公司,未经泗阳联欣塑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3115775.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