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战伤救护呼叫系统背心有效
申请号: | 202023116405.1 | 申请日: | 2020-12-22 |
公开(公告)号: | CN213992515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20 |
发明(设计)人: | 孙一茜;孔祥静;李惠俊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人民解放军东部战区空军医院 |
主分类号: | A41D13/01 | 分类号: | A41D13/01;A41D27/00;A41D27/20 |
代理公司: | 南京灿烂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356 | 代理人: | 朱妃 |
地址: | 210002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战伤 救护 呼叫 系统 背心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战伤救护呼叫系统背心,包括本体,所述本体的底部固定连接有衣摆,所述衣摆的内部设置有多个第一固定柱,所述第一固定柱的侧壁固定连接有第二固定柱;所述本体的正面固定连接有多个口袋布,所述口袋布的内部固定连接有第一连接扣;所述本体的背面固定连接有背带,所述背带的内部设置有固定条,所述固定条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多个第二魔术贴。本实用新型,结构合理,能够有效的提高使用者在野外的存在感,并能够通过生火的方式保持体温,能够通过绳索,固定伤处,便于使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战伤救护背心领域,尤其涉及战伤救护呼叫系统背心。
背景技术
背心,是仅有前后衣身的无袖上衣。背心一般按其制作材料命名,如皮背心、毛线背心等。它可做成单的、夹的,也可在夹背心中填入絮料。
在野外出行受伤后,需要等待救援,在等待救援时需要提高自身在周围的存在感,从而便于搜救人员进行救援。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战伤救护呼叫系统背心。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战伤救护呼叫系统背心,包括本体,所述本体的底部固定连接有衣摆,所述衣摆的内部设置有多个第一固定柱,所述第一固定柱的侧壁固定连接有第二固定柱;
所述本体的正面固定连接有多个口袋布,所述口袋布的内部固定连接有第一连接扣;
所述本体的背面固定连接有背带,所述背带的内部设置有固定条,所述固定条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多个第二魔术贴。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第一固定柱的内部开设有连接槽,且连接槽的一端延伸至第二固定柱的内部。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多个连接槽的内部设置有绳索,所述绳索的两端均设置有绳结,且绳结的直径大于连接槽的直径。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本体的正面固定连接有多个口袋,且口袋的外表面与口袋布的外表面相贴合。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第一连接扣的内部固定连接有打火石,且打火石的外表面设置有防护层。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本体的正面固定连接有衣襟,所述衣襟的内部设置有多个第二连接扣。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背带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多个第一魔术贴,且第一魔术贴的位置与第二魔术贴的位置相对应。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固定条远离第二魔术贴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反光条,且反光条的侧边设置有荧光条。
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与现有技术相比,该战伤救护呼叫系统背心,通过第一连接扣内部的打火石使得使用者在野外受伤后,能够通过两个打火石相互碰撞,达到溅起火花点燃火堆的效果。
2、与现有技术相比,该战伤救护呼叫系统背心,通过取出衣摆内部的多个第一固定柱与绳索,将多个第一固定柱进行串起固定,便可以得到一个较长的长棍,便于使用者固定受伤的腿部,或者野外探路用。
3、与现有技术相比,该战伤救护呼叫系统背心,通过绳索使得使用者在进行使用时,能够对物质进行捆扎,同时能够对受伤部位进行捆扎止血,便于使用者进行使用。
4、与现有技术相比,该战伤救护呼叫系统背心,通过取出背带内部的固定条,并将第一魔术贴与第二魔术贴进行连接固定,从而让反光条固定在背后,便于搜救人员及时的发现。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战伤救护呼叫系统背心的整体结构正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战伤救护呼叫系统背心的内部结构后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人民解放军东部战区空军医院,未经中国人民解放军东部战区空军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311640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线缆生产用排线装置
- 下一篇:一种太阳能组件除尘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