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水利水电工程用新型浮体有效
申请号: | 202023116478.0 | 申请日: | 2020-12-22 |
公开(公告)号: | CN214057848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27 |
发明(设计)人: | 张旭方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旭方 |
主分类号: | B63B35/00 | 分类号: | B63B35/00;B63B43/04;E02B1/00 |
代理公司: | 新乡市平原智汇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1139 | 代理人: | 杨杰 |
地址: | 272100 山东省济宁市兖***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水利水电工程 新型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水利水电工程用新型浮体,涉及水利水电工程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包括浮板,浮板的上方侧壁中设置有工作盒,浮板的底部侧壁设置有底板,底板的左右两侧外壁上粘接有衔接机构。本实用新型通过利用衔接板和和转动轴与下一级设备上的衔接机构相互连接,而衔接槽由呈半圆弧型,进而在转动轴的作用下可使其相互间存在一定的转动方向,并与随着水流的冲击进行自我调整工作,而导流机构可对冲击水流进行导流工作,避免发生冲击力度过大现象发生,同时配重机构可有效增加设备自重提高设备稳定性,并且利用螺纹方式安装配重柱,实现了配重机构的可拆卸性,进而便于在不同环境下对对配重柱进行针对性的调整。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水利水电工程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水利水电工程用新型浮体。
背景技术
随着当今科技技术的不断更新,水利水电工程技术也在不断的发展中,水是人类赖于生存的基本要素,电力是社会发展的主要能源;而我国水资源短缺一方面由于水资源时空分配不均匀,另一方面由于我国的水资源被污染的面积大,而水利水电作为我国生活用水的源头,承担着很大责任,而水利水电工程中浮体作为保护水资源的最简单方法,发挥的作用无可替代,利用将浮体放置在水源湖面上,可对水体数据进行收集作用,同时也可进行实时监测,并将检测数据传输回数据库内,并与技术员对其进行分析处理,进而合理的对该处水资源进行合理的规划作用。
现阶段中的一种水利水电工程用新型浮体,具有以下不足之处;
1.现阶段中的一种水利水电工程用新型浮体,其在使用时,浮体放置在水面上,其相互间衔接方式较为复杂,并且随着水流冲击容易造成衔接部件损坏并脱落现象的问题。
2.现阶段中的一种水利水电工程用新型浮体,其在使用时,浮体结构多为圆环形,其底部与水面接触,利用浮体自身空腔起到漂浮作用,在水流冲击力度较大时容易造成浮体掀翻现象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水利水电工程用新型浮体,通过衔接机构和使得多个设备相互组合,在设备遭受水流冲击时,转动轴可使得设备间的衔接机构进行自我应力调整工作,同时导流机构可对冲击水流进行导流工作,避免发生冲击力度过大现象,而配重机构有效的增加了设备的自重提高了设备稳定性,即解决了现有设备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本实用新型为一种水利水电工程用新型浮体,包括浮板,所述浮板的上方侧壁中设置有工作盒,所述工作盒呈梯形台体机构设置,且工作盒较大面积的一端与浮板粘接,进而使得工作盒与浮板形呈一体式结构,且浮板的底部侧壁设置有底板,所述底板的左右两侧外壁上粘接有衔接机构。
进一步地,所述底板的内部设置有配重机构和导流机构,所述配重机构共设置有三组,且导流机构共设置有两组,所述导流机构设置在配重机构之间,所述配重机构之间呈等间距设置,且配重机构之间的中心点上设置有导流机构。
进一步地,所述底板的旁侧、浮板的底部侧壁上粘接有空心塑料板,且空心塑料板的底部侧壁上开设有多个等直径的多孔槽,且多孔槽呈半圆形结构均匀分布在空心塑料板的底侧,所述空心塑料板呈方框体型机构设置,且空心塑料板通过粘接方式与浮板形呈一体式结构。
进一步地,所述衔接机构包括衔接板,所述衔接板呈梯形结构设置,且衔接板的长侧壁端与底板的外侧壁粘接设置,所述衔接板的短侧壁端上开设有衔接槽。
进一步地,所述衔接槽的上下两端侧壁中开设有轴孔,且轴孔中穿插有转动轴,所述转动轴呈工字型机构设置。
进一步地,所述配重机构包括配重槽和配重柱,所述配重槽的内侧壁上开设有内螺纹,且配重柱的外侧壁上开设有外螺纹,所述配重柱的两端外壁上套接有限位螺套,所述配重柱通过其外壁上的外螺纹与配重槽内侧壁上的内螺纹铆合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旭方,未经张旭方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311647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