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后风窗雨刮片穿胶条装端头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2023116612.7 | 申请日: | 2020-12-22 |
公开(公告)号: | CN214493151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26 |
发明(设计)人: | 梅大云;杨迅 | 申请(专利权)人: | 贵阳万江航空机电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2D65/16 | 分类号: | B62D65/16;B60S1/58;B60S1/40 |
代理公司: | 贵阳春秋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2109 | 代理人: | 杨云 |
地址: | 550018 贵***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后风窗雨刮片穿胶条装 端头 设备 | ||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子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后风窗雨刮片穿胶条装端头设备,包括设备支架,所述设备支架正面的左侧固定连接有左侧装端头机构,所述设备支架正面的右侧固定连接有右侧装端头机构,所述设备支架正面的中心固定连接有导条支承定位机构。导条支撑块、胶条限定块和胶条导向托块的配合使用,使得左侧装端头机构和右侧装端头机构固定在导条支承定位机构上,从而可以减少在装入过程中出现因端头位置晃动,导致导条顶在端头端面上、端头飞出、导条插入错误孔道的现象,从而可以提高后风窗雨刮片穿胶条装端头设备的工作效率,且两个薄型气爪的使用,可以更好的提高装头的效率,从而使得设备更加的实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子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后风窗雨刮片穿胶条装端头设备。
背景技术
目前后风窗雨刮片的装配采用人工装配,刮拭合格率(在装配质量合格的情况下,刮试合格率为判断雨刮片合格的最后检验条件)及每班产量均不高。整个装配过程无工装定位,是否装配到位全靠人手感知,装配质量、效率全凭工人熟练程度决定,质量不稳定,工人劳动强度大。随着后风窗雨刮片产量的大批量提升,手工装配的生产方式已不能满足质量和效率需求。
基于上述问题,我们根据风窗雨刮片特点进行分析,重新研究设计新设备来完成胶条及端头装配的瓶颈工序,以达到改善装配质量、提高刮拭合格率、提升每班产量,同时大幅度降低工人劳动强度的目的,现在使用的新设备能很好地满足现生产要求。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后风窗雨刮片穿胶条装端头设备,具备高效定位和提高效率的优点,解决了是否装配到位全靠人手感知、装配质量、效率全凭工人熟练程度决定和产量的大批量提升手工装配不能满足质量和效率需求问题。
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后风窗雨刮片穿胶条装端头设备,包括设备支架,所述设备支架正面的左侧固定连接有左侧装端头机构,所述设备支架正面的右侧固定连接有右侧装端头机构,所述设备支架正面的中心固定连接有导条支承定位机构,所述导条支承定位机构正面两侧的顶部和底部均固定连接有导条压紧机构,所述设备支架底部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导条分叉机构,所述设备支架底部的右侧固定连接有集成电磁阀,所述设备支架底部的左侧固定连接有气源三联件,所述设备支架顶部的左侧固定连接有导条焊接部机托盘,所述设备支架的背面固顶连接有电控箱,所述设备设备支架顶部的右侧固顶连接有胶条托盘。
优选的,所述左侧装端头机构包括左侧装端头本体,所述左侧装端头本体的左侧固定连接有第一气缸,所述左侧装端头本体左侧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二气缸,所述左侧装端头本体右侧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三气缸,所述左侧装端头本体正面左侧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左侧端头定位块,所述左侧端头定位块的正面固定连接有第一薄型气爪,所述左侧装端头本体正面右侧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胶条限定块。
优选的,所述右侧装端头机构包括右侧装端头本体,所述右侧装端头本体的左侧固顶连接有第四气缸,所述右侧装端头本体左侧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五气缸,所述右侧装端头本体右侧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第六气缸,所述右侧装端头本体正面左侧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右侧端头定位块,所述右侧端头定位块的正面固定连接有第二薄型气爪,所述右侧装端头本体正面右侧的底部固定连接有胶条导向托块。
优选的,所述导条支承定位机构包括垫块,所述垫块顶部的中心固定连接有连接器定位块,所述垫块顶部中心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导条支撑块,所述垫块底部的两侧均固顶连接有中间支块。
优选的,所述导条压紧机构包括压紧机本体,所述压紧机本体右侧的顶部固顶连接有第七气缸,所述压紧机本体的中心活动连接有导向轴连接板,所述压紧机本体的底部固顶连接有安装板,所述安装板的顶部开设有滑动槽,所述滑动槽的内表面活动连接有推缩块,所述压紧机本体内腔的中心固顶连接有弹簧,所述弹簧的左侧活动连接有推压块。
优选的,所述导条分叉机构包括分叉器本体,分叉器本体的顶部活动连接有分叉块,所述分叉器本体的中心固顶连接有第八气缸。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贵阳万江航空机电有限公司,未经贵阳万江航空机电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3116612.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