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驱动器、取像装置与电子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3116895.5 | 申请日: | 2020-12-22 |
公开(公告)号: | CN214174721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10 |
发明(设计)人: | 赖昱辰;周明达;翁梁杰;张明顺 | 申请(专利权)人: | 大阳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2B7/09 | 分类号: | G02B7/09;G03B5/00;G03B13/36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27 | 代理人: | 单晓双;叶明川 |
地址: | 中国台*** | 国省代码: | 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驱动器 装置 电子 | ||
1.一种驱动器,用以驱动一成像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器包含:
一框架部,用以收纳所述成像镜头;
一承接部,设置于所述框架部,所述承接部用以承接所述成像镜头,且所述承接部用以提供所述成像镜头相对于所述框架部移动的至少一自由度;
一驱动部,用以驱动所述成像镜头沿所述至少一自由度的方向移动;
一光学辨识结构,设置于所述框架部、所述承接部与所述驱动部的其中一者的一部分,所述光学辨识结构包含多个光学辨识单元,所述光学辨识单元相邻地排列,且每一所述光学辨识单元包含一第一光学辨识面;以及
一液体,设置于所述光学辨识结构,且所述液体与相邻于所述光学辨识结构的所述成像镜头、所述框架部、所述承接部与所述驱动部的其中一者实体接触;
其中,每一所述第一光学辨识面的面积为A,所述第一光学辨识面中的相邻两者各自的图形中心的间隔距离为D,其满足下列条件:
0.001平方毫米≤A≤0.5平方毫米;以及
0.03毫米≤D≤1.0毫米。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驱动器,其特征在于,每一所述第一光学辨识面的面积为A,其满足下列条件:
0.0015平方毫米≤A≤0.1平方毫米。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驱动器,其特征在于,每一所述第一光学辨识面的面积为A,其满足下列条件:
0.002平方毫米≤A≤0.042平方毫米。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驱动器,其特征在于,每一所述第一光学辨识面的面积为A,所述第一光学辨识面中的相邻两者各自的图形中心的间隔距离为D,其满足下列条件: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驱动器,其特征在于,每一所述第一光学辨识面的面积为A,所述第一光学辨识面中的相邻两者各自的图形中心的间隔距离为D,其满足下列条件: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驱动器,其特征在于,每一所述光学辨识单元还包含一第二光学辨识面,且每一所述光学辨识单元中的所述第一光学辨识面与所述第二光学辨识面相邻地排列;
其中,一观察方向与所述光学辨识结构的夹角为θ,每一所述光学辨识单元中的所述第一光学辨识面与所述第二光学辨识面于所述观察方向上的光泽度差值为ΔG,其满足下列条件:
50度≤θ≤90度;以及
15光泽单位≤ΔG≤50光泽单位。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驱动器,其特征在于,每一所述光学辨识单元中的所述第一光学辨识面与所述第二光学辨识面于一方向上的粗糙度差值为ΔR,其满足下列条件:
0.01微米≤ΔR≤3.5微米。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驱动器,其特征在于,每一所述光学辨识单元中的所述第一光学辨识面与所述第二光学辨识面在垂直于所述第一光学辨识面的方向上的高度差值为ΔH,其满足下列条件:
0.001毫米≤ΔH≤0.1毫米。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驱动器,其特征在于,每一所述光学辨识单元中的所述第一光学辨识面与所述第二光学辨识面的相交角度为Φ,其满足下列条件:
3度≤Φ≤75度。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驱动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框架部具有一安装位,且所述光学辨识结构与所述液体设置于所述安装位;
其中,相邻于所述光学辨识结构的所述成像镜头、所述框架部、所述承接部与所述驱动部的其中一者的一部分设置于所述安装位并朝向所述光学辨识结构。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驱动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部包含一线圈以及一磁性元件,且所述线圈与所述磁性元件在空间中相对设置;
其中,所述线圈与所述磁性元件的其中一者设置于所述安装位并通过所述液体与所述框架部接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阳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大阳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3116895.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房屋建筑工程施工用垃圾处理装置
- 下一篇:显示装置用主板及显示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