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隔热性能佳的隔音棉有效
申请号: | 202023121025.7 | 申请日: | 2020-12-23 |
公开(公告)号: | CN214354628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08 |
发明(设计)人: | 明星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皓凯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32B9/00 | 分类号: | B32B9/00;B32B9/04;B32B19/06;B32B19/08;B32B27/02;B32B27/36;B32B3/08;B32B3/24;B32B33/00;B60R13/08 |
代理公司: | 北京一格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16 | 代理人: | 徐文;万小侠 |
地址: | 2265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隔热 性能 隔音棉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隔热性能佳的隔音棉,包括隔音棉本体,隔音棉本体的内部分别设置有第一隔音层、隔音孔隙、干燥剂、隔热层、石棉纤维、岩棉纤维、阻燃层、第二隔音层和隔音涂层,隔音棉本体的中部设置有第一隔音层,第一隔音层的内部开设有隔音孔隙;该一种隔热性能佳的隔音棉通过设置第一隔音层、隔音孔隙、干燥剂、第二隔音层和隔音涂层,可让其材料内部的纤维孔隙实现各种噪音频率的吸收,方可使得隔音棉本体隔音效果更优越的同时其使用寿命更长,实用性更高;通过设置隔热层、石棉纤维、岩棉纤维和阻燃层,可有效提高隔音棉本体材料的耐火性,方可使得隔音棉本体的隔热性能更优越,让其隔音棉本体使用的安全系数更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隔音棉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隔热性能佳的隔音棉。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生活和工作的场所也有了更高的要求,对隔音也有很高的要求,而汽车使用隔音棉的普及率较高。随着汽车逐步进入家庭,车主越来越注重驾驶质量,他们也就越为越在乎行驶时的噪声。众所周知,汽车在怠速、加速或不同路面行驶状态下而产生的噪声,经底盘和车体产生共振或共鸣后将噪声放大而传入车内,令驾乘者感到不适。由于声音是经过振动来传播的。所以隔音工程是运用专业声学产品停止车体减振及车内吸音,从噪声的传播途径上停止隔除,伴随着隔音产品的热门需求,市场上各种各样的隔音产品陆续浮出。
现有技术存在以下缺陷或问题:
1、现有技术中的隔音棉,采用单一的玻璃纤维棉进行隔音处理,其结构单一,隔音效果一般,让其隔音材料的使用效果及寿命大大折扣;
2、此外隔音棉不能有效对隔音所产生的热量阻隔,使得隔热功能不够健全,易降低隔音材料的隔音效果。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隔热性能佳的隔音棉,解决背景技术中所提到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隔热性能佳的隔音棉,包括隔音棉本体,所述隔音棉本体的内部分别设置有第一隔音层、隔音孔隙、干燥剂、隔热层、石棉纤维、岩棉纤维、阻燃层、第二隔音层和隔音涂层,所述隔音棉本体的中部设置有第一隔音层,所述第一隔音层的内部开设有隔音孔隙,所述隔音孔隙的内侧填充有干燥剂,所述第一隔音层的两侧表面设置有隔热层,所述隔热层的内部横向设置有石棉纤维,所述隔热层交织处粘接有岩棉纤维,所述隔热层的一侧表面与第一隔音层的夹缝处涂附有阻燃层,所述隔热层另一侧表面设置有第二隔音层,所述第二隔音层与隔热层的夹缝处涂附有隔音涂层。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干燥剂为硅胶材料制成,且干燥剂的形状为颗粒状。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石棉纤维与岩棉纤维的纤维直径相同,所述石棉纤维通过粘接剂与岩棉纤维编织粘黏构成隔热层。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阻燃层为氢氧化铝材料涂料,所述阻燃层的涂层厚度为1.5-2.0mm。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第一隔音层和第二隔音层的材料均为聚酯纤维棉材制成,所述第一隔音层的厚度尺寸为2.0-2.5cm,所述第二隔音层的厚度尺寸为1.0-1.5cm。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隔音涂层为纳米多层结构材料制成,所述隔音涂层的涂层厚度为0.80-1.0mm。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隔热性能佳的隔音棉,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该一种隔热性能佳的隔音棉,通过设置第一隔音层、隔音孔隙、干燥剂、第二隔音层和隔音涂层,通过聚酯纤维棉材的内外分布,及隔音涂层的消音处理下,可让其材料内部的纤维孔隙实现各种噪音频率的吸收,方可使得隔音环境更加隔绝,且隔音性能更好,此外通过填充于第一隔音层内部的干燥剂,可具备湿气的干燥处理,以此可提供隔音棉本体内部吸潮的特点,进而使得隔音棉本体隔音效果更优越的同时其使用寿命更长,实用性更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皓凯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未经江苏皓凯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3121025.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透气性能好的隔音棉
- 下一篇:岩心切割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