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可灭菌循环使用的无纺布口罩有效
申请号: | 202023121135.3 | 申请日: | 2020-12-22 |
公开(公告)号: | CN214103340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03 |
发明(设计)人: | 许志虎;邱丹 | 申请(专利权)人: | 仙桃市宏伟无纺布制品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41D13/11 | 分类号: | A41D13/11;A41D31/30;A41D31/04;A41D27/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33000 ***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灭菌 循环 使用 无纺布 口罩 | ||
本申请涉及一种可灭菌循环使用的无纺布口罩,其包括口罩布和耳带,所述耳带设置有两个,分别位于所述口罩布的两侧;所述口罩布包括内层、过滤层、纳米银抗菌层和外层,所述外层的两侧分别设有第一连接布和第二连接布,所述第一连接布和第二连接布中均开设有通孔。本申请具有口罩收纳方便、灭菌效果好、可循环多次使用和内层不易受到污染的效果。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口罩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可灭菌循环使用的无纺布口罩。
背景技术
口罩是一种用于过滤进入口鼻的空气的卫生用品。在雾霾天气、风沙天气和防止病毒传播阶段,戴口罩是人们减少灰尘、病菌由口鼻进入体内的有效防治手段。尤其因新冠病毒的影响,口罩更是每个家庭和每个人日常必备物品。
相关技术中的口罩包括口罩布和与口罩布连接的耳带。口罩布至少设有三层,外层、过滤层和内层。外层和内层均由无纺布制成。为了便于提高口罩利用率,过滤层与外层之间设置纳米银抗菌层。使口罩可以循环使用多次,提高利用率。
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发明人认为能够循环使用的口罩在未使用时,人们通常使用耳带将口罩悬挂在家中,容易导致内层暴露在外界,受到污染。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便于对内层进行保护,降低内层受到污染的概率,本申请提供一种可灭菌循环使用的无纺布口罩。
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可灭菌循环使用的无纺布口罩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可灭菌循环使用的无纺布口罩,包括口罩布和耳带,所述耳带设置有两个,分别位于所述口罩布的两侧;所述口罩布包括内层、过滤层、纳米银抗菌层和外层,所述外层的两侧分别设有第一连接布和第二连接布,所述第一连接布和第二连接布中均开设有通孔。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口罩不使用时,将口罩进行折叠,使内层位于内侧,外层位于外侧,第一连接布和第二连接布接触。而后通过挂钩等结构穿过两个通孔实现对口罩的悬挂收纳。由于第一连接布和第二连接布均与挂钩等结构接触,不易相互分离。因此口罩折叠的密封性更好,外界环境中的细菌或灰尘不易与内层接触,使内层不易受到污染。
可选的,所述第一连接布远离外层的侧面设有凸块,所述第二连接布远离外层的侧面设有用于供所述凸块插入的通槽。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口罩折叠后,按压第一连接布和第二连接布,凸块插入到通槽中。进一步提高第一连接布和第二连接布的连接稳定性和紧密性,使口罩的内层不易暴露在外界,或折叠后的口罩两侧存有较大的空隙,从而使病菌和灰尘不易掉落在内层上,对内层进行保护,降低内层受到污染的概率。
可选的,所述第一连接布靠近外层的侧面和第二连接布靠近外层的侧面上均设有胶层。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口罩在使用时,将第一连接布和第二连接布按压在外层远离纳米银抗菌层的侧面上。由于有胶层的存在,第一连接布和第二连接布不易脱离外层,从而不易与内层接触,不易污染内层,便于口罩多次使用。
可选的,所述外层的边缘设有边布。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边布有助于对折叠后的口罩的两侧进行密封,使折叠后的口罩两侧不易存有与外界连通的空隙,从而使内层不易受到污染。
可选的,所述外层的一侧设有第三连接布,所述第三连接布上开设有钩挂孔,所述钩挂孔的直径大于所述通孔的直径。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挂钩等用于悬挂口罩的结构规格较大时,使用第三连接布将口罩进行悬挂,使第一连接布和第二连接布不易损坏,便于口罩存放。其次,当需要将两个口罩同时进行存放时,将两个口罩相互接触,且使两个内层相邻。而后通过第三连接布将两个口罩进行悬挂,方便快捷。
可选的,所述内层靠近过滤层的侧面上设有金属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仙桃市宏伟无纺布制品有限公司,未经仙桃市宏伟无纺布制品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3121135.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