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反渗透膜生产尾料回收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3121417.3 | 申请日: | 2020-12-22 |
公开(公告)号: | CN214486403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26 |
发明(设计)人: | 张峰;姚声永;张如岩;江传玉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省三安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61/10 | 分类号: | B01D61/10 |
代理公司: | 昆明合众智信知识产权事务所 53113 | 代理人: | 甘善甜 |
地址: | 237321 安徽***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反渗透 生产 回收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反渗透浓缩出液回收装置,具体涉及一种反渗透膜生产尾料回收装置,包括设有供料管道的反渗透膜浓缩装置,该供料管道上设有供料手动蝶阀,供料管道与主管道连接,主管道的另一端连接循环管道,且在主管道上设有循环手动蝶阀,循环管道通过出料口与出料管道连接,出料管道上设有排料管道和回收管道,排料管道上设有排料手动蝶阀,回收管道上设有回收手动蝶阀和气动隔膜泵,且回收手动蝶阀设置在气动隔膜泵的前端,气动隔膜泵的另一端连接收集管道。本实用新型能最大化回收膜内高浓度尾料,降低使用水顶料对冻干产生的成本,降低了能耗,提高了生产效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反渗透浓缩出液回收装置,具体涉及一种反渗透膜生产尾料回收装置。
背景技术
在RO反渗透膜生产的整体过程中,为了保证生产得率,往往在得到所需浓度的料液后,还需要对高浓度的生产尾料进行回收。
目前在RO反渗透膜浓缩结束后,针对膜管道内残留的高浓度尾料,一般使用纯水循环顶料模式进行回收,但是一方面料液用纯水顶料时会自由扩散,稀释料液,需要消耗大量的纯水才可以回收膜内料液;另一方面水顶料会整体增加浓缩后料液的含水量,给后段的干燥除水增加生产成本。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目的是提供一种能最大化回收膜内高浓度尾料,降低生产成本的RO反渗透膜生产尾料回收装置。为实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反渗透膜生产尾料回收装置,包括反渗透膜浓缩装置,所述反渗透膜浓缩装置上设有供料管道,所述供料管道上设有供料手动蝶阀,且所述供料管道与主管道连接,所述主管道的另一端连接循环管道,且所述主管道上设有循环手动蝶阀,所述循环管道上设有出料口,所述出料口与出料管道连接,所述出料管道上设有排料管道和回收管道,所述排料管道上设有排料手动蝶阀,所述回收管道上设有回收手动蝶阀和气动隔膜泵,且所述回收手动蝶阀设置在气动隔膜泵的前端,所述气动隔膜泵的另一端连接收集管道。
优选的,所述排料管道设置在回收管道的前端,有利于回收管道对排料管道内高浓度料液的回收,提高生产得率。
优选的,所述主管道位于反渗透膜浓缩装置的内部,可以节省空间。
优选的,所述反渗透膜浓缩装置上设有清洗管道,所述清洗管道上设有清洗气动蝶阀,且所述清洗管道与主管道连接。
优选的,所述供料管道和清洗管道设置在反渗透膜浓缩装置的同一侧。
优选的,所述供料管道设置在清洗管道的上方。
优选的,所述出料管道的末端连接排污管道,且所述排污管道上设有排污手动蝶阀。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对常规RO反渗透膜系统增加一套尾料回收装置,通过设置气动隔膜泵以及若干阀门、管道,并限定其连接,可以最大化回收膜内高浓度尾料,降低使用水顶料所产生的成本,降低了能耗,提高了生产效率,整体结构简单,生产方便,具有实用价值,有利于推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反渗透膜生产尾料回收装置的整体流程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反渗透膜浓缩装置上管道连接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反渗透膜浓缩装置,2-供料管道,3-清洗管道,4-排污管道,5- 排料管道,6-回收管道,7-收集管道,8-主管道,9-循环管道,10-循环手动蝶阀,11-供料手动蝶阀,12-清洗气动蝶阀,13-排料手动蝶阀,14-回收手动蝶阀,15-排污手动蝶阀,16-气动隔膜泵,17-出料口,18-出料管道。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省三安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安徽省三安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312141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无菌毛巾盛放装置
- 下一篇:一种高强度减震抗压型水泥管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