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头颈部的术后体位枕有效
申请号: | 202023121607.5 | 申请日: | 2020-12-22 |
公开(公告)号: | CN214104986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03 |
发明(设计)人: | 胡水花;陈雅莉;刘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G7/07 | 分类号: | A61G7/07;A47G9/10 |
代理公司: | 北京众合诚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6 | 代理人: | 许莹莹 |
地址: | 330000 ***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颈部 术后 体位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头颈部的术后体位枕,包括固定基座、安装在固定基座左右两侧的两组透明侧枕、安装在固定基座上四根弹力固定带,透明侧枕与固定基座侧壁通过连接件进行转动副连接,使得透明侧枕相对于固定基座为可翻转;两组透明侧枕与固定基座形成U形结构,其中间为空腔;固定基座的上表面设置下凹腔。本实用新型能使头颈部恶性肿瘤患者的护理更加简单,利于减少患者创口愈合时间,减轻患者住院时间及医疗费用,使用方便、临床应用效率高且具有结构简单、设计合理、成本低、利于临床介绍推广使用等优点。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护理辅助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头颈部的术后体位枕,其主要用于头颈恶性肿瘤患者皮瓣移植术后。
背景技术
临床上,我们常常可以见到头颈部恶性肿瘤的患者,做完皮瓣移植术后,皮瓣的存活是手术成功的关键,术后取正确的体位,对头颈部进行良好的固定,是创口愈合及防止感染的关键。现有的头颈恶性肿瘤患者皮瓣移植术后所用的术后体位枕在固定头部取患侧卧位,容易因过度牵拉血管蒂而引起血管危象。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与难题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种结构简单、设计合理、使用方便、成本低的用于头颈部的术后体位枕新型头颈部术后体位枕,从医患双方角度以及病房护理维护出发,重视头颈部恶性肿瘤患者的皮瓣护理将大大提高患者的治愈效果及减少创口愈合的时间。
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一种用于头颈部的术后体位枕,包括固定基座、安装在固定基座左右两侧的两组透明侧枕、安装在固定基座上四根弹力固定带,透明侧枕与固定基座侧壁通过连接件进行转动副连接,使得透明侧枕相对于固定基座为可翻转;两组透明侧枕与固定基座形成U形结构,其中间为空腔;固定基座的上表面设置下凹腔。
进一步地,连接件上设有自锁件。
进一步地,透明侧枕采用聚碳酸酯类材料。
进一步地,透明侧枕为弧形结构,其与固定基座相接的一侧为内凹弧度。
进一步地,弹力固定带的一端与固定基座固定相连、另一端游离。
进一步地,固定基座的后侧上设置发卡。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包括:
(1)本实用新型能使头颈部恶性肿瘤患者的护理更加简单,利于减少患者创口愈合时间,减轻患者住院时间及医疗费用,使用方便、临床应用效率高且具有结构简单、设计合理、成本低、利于临床介绍推广使用等优点。
(2)本实用新型适用于头颈部恶性肿瘤患者的皮瓣移植术后,利于更好的固定头部取患侧卧位,防止过度牵拉血管蒂而引起血管危象。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示说明:1-固定基座,2-透明侧枕,3-连接件,4-下凹腔,5-弹力固定带,6-发卡。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可拆卸连接、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未经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3121607.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基于5G技术的同步触发器
- 下一篇:通用输入型隔离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