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尾门扰流板及车辆有效
申请号: | 202023122376.X | 申请日: | 2020-12-22 |
公开(公告)号: | CN214296180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28 |
发明(设计)人: | 居小敏;李峥峥;党岩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汽通用汽车有限公司;泛亚汽车技术中心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2D35/00 | 分类号: | B62D35/00 |
代理公司: | 北京信诺创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728 | 代理人: | 李超;杨仁波 |
地址: | 201206 上海市浦***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尾门扰流板 车辆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尾门扰流板及车辆,尾门扰流板包括:尾门扰流板本体以及至少一个设置在所述尾门扰流板本体上的被动涡流发生器。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尾门扰流板及车辆,来解决现有的尾门扰流板提供的降低风阻效果不理想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车辆配件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尾门扰流板及车辆。
背景技术
随着汽车工业的发展,车辆保有量越来越多,车辆对能源和环境的影响也愈发明显。通过优化车辆外形降低风阻,可以以较低的成本有效降低燃油车的油耗和尾气排放,或增加新能源车的续航里程。
尾门扰流板主要用于两厢车、SUV和MPV等车型,尾门扰流板是安装在尾门上端,其上表面与车顶平滑连接,并延伸出车顶外的部件。尾门扰流板的形状对车辆风阻的影响至关重要。通常,采用降低尾门扰流板的高度,或延长其长度的方法来进行气动优化。但是,这样的优化方式受到内部空间、零件布置和后上视野等多方面要求的制约,降阻能力受到上述因素限制。
因此,需要一种尾门扰流板及车辆,来解决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尾门扰流板及车辆,来解决现有的尾门扰流板提供的降低风阻效果不理想的问题。
基于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尾门扰流板,包括:
尾门扰流板本体以及至少一个设置在所述尾门扰流板本体上的被动涡流发生器。
优选地,所述被动涡流发生器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被动涡流发生器在所述尾门扰流板本体上间隔分布。
优选地,多个所述被动涡流发生器在所述尾门扰流板本体上沿长度方向的中线呈镜像对称分布。
优选地,所述被动涡流发生器与所述尾门扰流板本体一体成型。
优选地,所述被动涡流发生器与所述尾门扰流板本体可拆卸连接。
优选地,所述尾门扰流板还包括:至少一个第一紧固件,所述尾门扰流板本体通过所述第一紧固件与车体连接。
优选地,所述尾门扰流板还包括:至少一个第二紧固件,所述被动涡流发生器通过所述第二紧固件与所述尾门扰流板本体连接。
优选地,所述被动涡流发生器和/或所述尾门扰流板本体采用塑料材料制作而成。
另外,优选地,所述被动涡流发生器和/或所述尾门扰流板本体采用金属材料制作而成。
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一种车辆,所述车辆包括车体以及至少一个设置在所述车体上的如上述的尾门扰流板。
从上面所述可以看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尾门扰流板及车辆,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采用上述尾门扰流板,在尾门扰流板本体上设置被动涡流发生器后,产生了一系列的细小涡流,细小涡流与车辆尾部的气流相互作用,改变车辆尾部的流场,提高车辆尾部的压力,从而降低了整车的风阻。被动涡流发生器不含有任何主动生成涡流的装置,具有成本低,空间要求小,易于布置等优点。而且,尾门扰流板不但可以进一步降低整车的风阻,而且对车辆内部的空间、零件布置和后上视野等方面不产生任何的影响。
附图说明
通过下面结合附图对其实施例进行描述,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特征和技术优点将会变得更加清楚和容易理解。
图1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中采用的尾门扰流板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的尾门扰流板的侧视图。
图3为图1所示的尾门扰流板的另一侧视图。
图4a-4c为图1所示的尾门扰流板的被动涡流发生器的示意图。
图5为图1所示的尾门扰流板在车体上的使用状态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汽通用汽车有限公司;泛亚汽车技术中心有限公司,未经上汽通用汽车有限公司;泛亚汽车技术中心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3122376.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移动式养殖废水处理一体化设备
- 下一篇:钢桥面粘层沥青清理打磨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