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全强风化卵石土地基改良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2023124750.X | 申请日: | 2020-12-22 |
公开(公告)号: | CN215441859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1-07 |
发明(设计)人: | 王栋;徐华;蒋良文;张广泽;冯涛;林之恒;刘春兰;周廷宇;张小波;王歆宇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铁二院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西南交通大学 |
主分类号: | E02D3/12 | 分类号: | E02D3/12;C09K17/10;C09K103/00 |
代理公司: | 成都宏顺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27 | 代理人: | 徐骥 |
地址: | 610000***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风化 卵石 土地 改良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涉及地基结构,具体涉及一种全强风化卵石土地基改良结构,包括:改良填料层,改良填料层为全强风化卵石土和土体固化剂混合的改良土层;土工格栅垫层,土工格栅垫层铺设于路基下方、改良填料层上方;土工格栅垫层包含土工格栅和全强风化卵石土原状土填料,铺设于改良填料层上方的下地基层和位于下地基层上侧的上地基层;双向土工格栅嵌入于下地基层内或/和上地基层内;土工格栅层填料为全强风化卵石土细颗粒原状土层。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全强风化卵石土地基结构,本结构联合了改良填料层和土工格栅垫层的共同作用功能,既起到了分散上部路基荷载应力,又可以提高下部地基强度和承载力,减小地基变形和沉降,有很好的防渗透能力。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地基结构,具体涉及一种全强风化卵石土地基改良结构。
背景技术
川藏铁路起于四川省眉山市,经雅安、康定,在岗托跨金沙江后进入西藏自治区,经昌都、林芝、山南至终点拉萨市。四川省境内彭山-浦江-名山-雅安段位于成都盆地是青藏高原东缘的晚新生代压陷盆地,盆地西缘的山前丘陵、台地地区,第四纪沉积物大面积分布,该段途径的广汉-成都-新津断裂以东直到龙泉山西麓的大部分第四纪区域的“雅安砾石层(Q3)”以及名山-邛崃台地地区黄色泥砾层的“名邛砾石层(Q2)”均为全强风化卵石土地层,该地层易风化、遇水易软化,填筑密实度对含水量很敏感,强度衰减严重,该类土作为铁路地基承载力低、变形沉降大,为川西特有地质。川藏铁路成蒲段砾石层普遍存在风化作用,砾石层堆积后易风化矿物组成的岩石一般都会破碎、淋溶,不同程度地粘土化。目前,已发现该类全强风化卵石土地基主要工程地质问题包括:基底易软化、地基沉降大及渗透性强等。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为全强风化卵石土层路段提供一种更为稳固且节约成本的地基改良结构。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全强风化卵石土地基改良结构,包括:
改良填料层,所述改良填料层为全强风化卵石土和土体固化剂混合的改良土层,用以提高地基的防渗能力和承载能力;
土工格栅垫层,所述土工格栅垫层铺设于路基下方、改良填料层上方,用以分散路基及上部荷载应力(如火车、汽车等),提高地基承载能力;
其中,所述土工格栅垫层包含土工格栅和全强风化卵石土原状土填料,铺设于改良填料层上方的下地基层和位于下地基层上侧的上地基层,所述下地基层和上地基层之间铺设有双向土工格栅;所述双向土工格栅嵌入于所述下地基层内或/和上地基层内;所述土工格栅垫层填料为全强风化卵石土细颗粒原状土层。
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全强风化卵石土地基改良结构,主要适用于全强风化卵石土地层作为铁路(或公路)地基时所面临的不均匀沉降或过量沉降等工程问题。本改良填料层具有一定强度和防渗能力,并在土工格栅垫层中设置上述的双向土工格栅,能够起到分散应力的效果,增大承载能力,减小沉降。本全强风化卵石土地基改良结构,联合了改良填料层和土工格栅垫层的共同作用功能,既起到了分散上部路基荷载应力,又可以提高下部地基强度和承载力,减小地基变形和沉降,兼具有很好的防渗透能力,避免了下部地基遇水软化,为全强风化卵石土作为铁路(或公路)地基的承载创造有利条件。全强风化卵石土就地取材,大大节约了材料和运输成本,为降低工程造价和大范围工程建设做出重要贡献。
进一步地是,上述改良填料层的厚度为40-50cm。当改良填料层的厚度过大,会带来较大的施工成本,如果太薄则强度和防渗能力会有所减弱。
进一步地是,上述改良填料层的由原状土过筛后获得,最大粒径≤40mm,当改良填料粒径过大时,将会造成颗粒无法粘结成型降低整体强度和防渗能力。
进一步地是,上述土工格栅垫层的厚度为20-30cm。这里的土工格栅垫层厚度适中,可以起到较好的分散应力作用,且能够提高铁路(或公路)地基承载能力。
进一步地是,上述下地基层和上地基层的厚度均为10-15c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铁二院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西南交通大学,未经中铁二院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西南交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3124750.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线路板修复点胶装置
- 下一篇:一种镶嵌式无接缝辊锻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