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门窗的倒角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3128487.1 | 申请日: | 2020-12-23 |
公开(公告)号: | CN213917460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10 |
发明(设计)人: | 高利利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京武宏达建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4B9/04 | 分类号: | B24B9/04;B24B55/06;B24B41/02 |
代理公司: | 济南智圆行方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企业) 37231 | 代理人: | 刘景琛 |
地址: | 101107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门窗 倒角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门窗的倒角装置,包括装置外壳、电机、弧形板以及弧形透明板,所述装置外壳内设置有电机和转速调节器,所述装置外壳前表面中间设置有正面握把,所述正面握把外侧表面设置有第一防护套,所述电机上端设置有旋转轴,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的有益效果:通过设置的正面握把、左侧握把以及右侧握把方便工作人员携带本装置并方便拆装弧形透明板;而弧形透明板与弧形板的组合设置,使得方便工作人员用打磨头打磨门窗倒角时,不会被打磨下来的金属颗粒给溅射到,能间接保护工作人员的人身安全,且本实用新型方便拆装以及携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门窗加工设备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用于门窗的倒角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铝合金是以铝为基本原料的合金总称,铝合金因具有密度低、强度高、塑性好、可加工成各种型材、导热性和抗蚀性好被广泛运用于建筑施工中的门窗中,铝合金门窗的使用提高了室内环境的密闭性,隔音隔热效果好,在铝合金门窗生产过程中,需要对铝合金门窗进行倒角,防止割伤用户,现有技术中,通过倒角设备或打磨装置进行倒角。
但是,传统的倒角设备体积较大,便携性差,使用不方便,而打磨装置虽然便携性好,但是在打磨时,会产生大量的细小铝合金颗粒,吸入人体会对人体健康造成较大的危害,不便于人们的使用。
因此,现在亟需一种用于门窗的倒角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门窗的倒角装置,通过增加装置外壳、电机、弧形板以及弧形透明板,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用于门窗的倒角装置,包括装置外壳、电机、弧形板以及弧形透明板,所述装置外壳内设置有电机和转速调节器,所述装置外壳前表面中间设置有正面握把,所述正面握把外侧表面设置有第一防护套,所述电机上端设置有旋转轴,所述旋转轴与装置外壳之间通过连接轴承连接,所述旋转轴上端安装有打磨头,所述装置外壳上表面后端固定设置有弧形板,所述弧形板前表面最左端以及弧形板前表面最右端分别开设有一个滑槽,所述弧形透明板后侧表面最左端以及弧形透明板后侧表面最右端分别设置有一个卡条,所述弧形透明板左侧表面设置有左侧握把,所述弧形透明板右侧表面设置有右侧握把。
进一步地,所述电机与装置外壳之间设置有固定架。
进一步地,所述打磨头位于弧形板与弧形透明板中间。
进一步地,所述弧形板的材质为一种轻型金属材质,所述弧形板与装置外壳之间通过电弧焊连接,所述弧形透明板的材质为一种透明玻璃材质,所述弧形透明板与弧形板的弧度均为一百八十度。
进一步地,每个所述卡条均处在滑槽内。
进一步地,所述左侧握把外侧表面设置有第二防护套,所述右侧握把外侧表面设置有第三防护套。
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后,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设置的正面握把、左侧握把以及右侧握把方便工作人员携带本装置并方便拆装弧形透明板;而弧形透明板与弧形板的组合设置,使得方便工作人员用打磨头打磨门窗倒角时,不会被打磨下来的金属颗粒给溅射到,能间接保护工作人员的人身安全,且本实用新型方便拆装以及携带。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用于门窗的倒角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用于门窗的倒角装置的正面握把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用于门窗的倒角装置的卡条与滑槽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京武宏达建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北京京武宏达建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312848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