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突扩式掺气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2023131267.4 | 申请日: | 2020-12-23 |
公开(公告)号: | CN214401692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15 |
发明(设计)人: | 邱毅;周荣福;陈启庆;罗素莉;马丽;储斌斌;刘振英;徐赛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粤水电勘测设计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B8/00 | 分类号: | E02B8/00;E02B8/06 |
代理公司: | 广州嘉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44205 | 代理人: | 谭英强 |
地址: | 528000 广东省佛山市禅城区***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突扩式掺气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突扩式掺气结构,包括WES溢流堰,WES溢流堰用于与上游水库连接,WES溢流堰上间隔设有宽尾墩;阶梯坝,阶梯坝的末端连接有消力池;掺气坎,WES溢流堰通过掺气坎与阶梯坝连接,掺气坎上设有突扩体,突扩体靠近WES溢流堰的一端为起始端,突扩体靠近阶梯坝的一端为末端,突扩体的高度从起始端向末端增大。通过在掺气坎上设置突扩体,从宽尾墩之间流出的水流流经突扩体,从而得到充分的掺气,避免了水流在阶梯坝上出现不连续空腔,水流在消力池内紊动强度和紊动耗散率更大,加快了能量的耗散,从而极大地减轻了下泄水流对消力池底板的冲刷破坏。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水利工程技术领域中的一种突扩式掺气结构。
背景技术
泄水建筑物在大型水利工程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消能泄洪问题随着现代水利工程高坝的建设越来越突出,如底板临底流速和脉动压强较大,抗冲刷保护难度大,下泄水流易对坝体及下游基坑的冲刷,导致坝体破坏和坝基失稳,且因消力池尺寸大导致造价高等,这些问题限制了高坝的消能方式研究与工程实践。在我国80年代主要的三大消能方式包括底流消能、面流消能和挑流消能,在水利工程中均已得到广泛应用,但研究表明,三种传统的消能方式具有一定缺陷,如挑流消能水流雾化较为严重,从而影响到岸边边坡的稳定;采用底流消能的方式易导致消力池出现较大的脉动压强,且消能率较低;面流消能的临底流速过大,易对消力池产生冲刷,影响坝体安全等。同时随着水电事业的发展,传统的消能方式已不再满足现代水利安全消能泄洪的要求。相关学者在前人总结底流消能的基础上,将阶梯坝引入消能,利用阶梯坝面台阶形成多级跌坎,下泄水流沿坝坡逐级掺气,并在阶梯上形成翻滚,阶梯上的漩滚水流与下泄主流以相互剪切的形式消耗下泄水流能量。这种消能方式显著的提高了阶梯面上水流的掺气浓度,在消能效果上得到大大的增强,使阶梯面避免了空化空蚀的威胁。但这种强迫掺气的方式,只适用于单宽流量在40m3/(s·m)的情况下,其消能效果与溢流坝坡度密切相关。
随着一系列单宽流量均高于40m3/(s·m)的高坝建设,单纯的靠阶梯坝消能泄洪已不再适用,在下泄流量较大时,溢流水舌完全覆盖在阶梯面,阶梯坝面难以与外界通气,使水舌底部掺气率较低,导致阶梯坝面发生空化空蚀破坏。为了解决高水头、大单宽流量下的消能泄洪问题,我国提出了宽尾墩、阶梯坝和消力池的一体化消能工,该消能工同时拥有宽尾墩消能和阶梯坝面消能的优点,大大提高了宽尾墩的消能效率,同时因宽尾墩作用,在阶梯面前段出现无水区,使得外界空气通过无水区向水舌底部源源不断地通气,形成动态平衡的挟气过程,避免了阶梯面发生空蚀空化破坏。宽尾墩与阶梯坝联合运用的消能方式解决了阶梯面通气问题,使阶梯坝朝着高水头、大单宽流量方向发展。但在高水头、大单宽流量条件下,阶梯坝面上水深加大,水舌底部仍然掺气不及时,阶梯面水流掺气浓度较低,阶梯坝面依然受到了空蚀破坏的威胁,如福建水东水电站通过单宽流量为90m3/(s·m)时,尽管阶梯坝与宽尾墩联合应用,但是在溢洪道部分仍然发生了空蚀破坏,又如阿海水电站在实际运行后,发现阶梯坝面也遭到了空化空蚀破坏。
为了解决宽尾墩、阶梯坝和消力池一体化消能工在高水头、大单宽流量运行时阶梯面空蚀破坏问题,保证阶梯坝应力和稳定要求,进一步提高下泄流量,需寻求合理掺气设施,能使水流平稳过渡和衔接,减小负压,避免发生空化空蚀破坏的可能。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提供一种突扩式掺气结构,能减少阶梯面空蚀破坏现象。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一种突扩式掺气结构,包括WES溢流堰,所述WES溢流堰用于与上游水库连接,所述WES溢流堰上间隔设有宽尾墩;阶梯坝,所述阶梯坝的末端连接有消力池;掺气坎,所述WES溢流堰通过所述掺气坎与所述阶梯坝连接,所述掺气坎上设有突扩体,所述突扩体靠近所述WES溢流堰的一端为起始端,所述突扩体靠近所述阶梯坝的一端为末端,所述突扩体的高度从起始端向末端增大。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进一步地,所述突扩体的高度从其自身中线向两侧减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粤水电勘测设计有限公司,未经广东粤水电勘测设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3131267.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左心耳封堵器
- 下一篇:一种电路板CNC槽检测治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