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双流道涡轮壳分隔墙打磨用磨头有效
申请号: | 202023131572.3 | 申请日: | 2020-12-23 |
公开(公告)号: | CN214162489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10 |
发明(设计)人: | 张良楠;罗琪;朱瑞卿 | 申请(专利权)人: | 无锡烨隆精密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4B23/02 | 分类号: | B24B23/02;B24B41/04;B24B47/14 |
代理公司: | 无锡市大为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2104 | 代理人: | 曹祖良 |
地址: | 214187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双流 涡轮 隔墙 打磨 用磨头 | ||
本实用新型涉及生产涡轮壳所用的砂芯打磨工具,具体涉及一种双流道涡轮壳分隔墙打磨用磨头,其包括打磨块及把手,所述把手固定在打磨块的中部,整体设置成T型,所述打磨块的两端分别设置有弧形槽。本设计将磨头的工作面由直面改为与打磨位置相当的圆弧形状,打磨时圆弧形状可以包夹住劈缝固定位置,能有效的降低此处打磨工作的操作难度,提高打磨工作的生产效率,保证产品的最终质量。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生产涡轮壳所用的砂芯打磨工具,具体涉及一种双流道涡轮壳分隔墙打磨用磨头。
背景技术
随着国家对油耗和排放的限制要求越来越严,汽油发动机小型化发展的趋势越为明显,发动机小型化后对低端性能和瞬态性能要求越为严刻,双流道增压器相比单流道增压器,可以明显的改善发动机低端性能同时改善发动机瞬态性能。因此,双流道增压器应用越来越广泛,双流道涡轮壳生产的种类及数量也显著增多。因为双流道的结构问题,两个流道在砂芯设计时只能分开制作,后面再拼接到一起。所以在双流道分隔墙的顶端位置很容易产生劈缝,在分隔墙顶端劈缝打磨过程中很容易将分隔墙顶端部位打磨过度。因为客户对分隔墙顶端的要求较为严格,所以分隔墙顶端劈缝的打磨给生产带来了很大的难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双流道涡轮壳分隔墙打磨用磨头,通过将磨头的侧边直面更改为圆弧形状,打磨时因为受力面积增加,不易打磨过度,打磨后也能很好的保留分隔墙顶部的结构。
按照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所述双流道涡轮壳分隔墙打磨用磨头,包括打磨块及把手,所述把手固定在打磨块的中部,所述打磨块为一柱状块,所述打磨块的两侧分别设置有弧形槽。
进一步的,所述打磨块的厚度设为5mm。
进一步的,所述弧形槽设在打磨块两端的中部,弧形槽的弧度尺寸为半径为3mm的半圆弧,弧形槽的上下两端对称留有一定的余量。
进一步的,所述把手的底部设有螺纹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本设计将磨头的工作面由直面改为与打磨位置相当的圆弧形状,打磨时圆弧形状可以包夹住劈缝固定位置,能有效的降低此处打磨工作的操作难度,提高打磨工作的生产效率,保证产品的最终质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的剖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工作过程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1-把手、2-打磨块、3-弧形槽、4-铸件、5-气动工具。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按照图示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阐述。
如图1所示,双流道涡轮壳分隔墙打磨用磨头,包括打磨块2及把手1,所述把手1固定在打磨块2的中部,所述打磨块2为一柱状块,所述打磨块2的两侧分别设置有弧形槽3。
所述打磨块2的厚度设为5mm。
所述弧形槽3设在打磨块2两端的中部,弧形槽3的弧度尺寸为半径为3mm的半圆弧,弧形槽3的上下两端对称留有一定的余量。
进一步的,所述把手1的底部设有螺纹结构,用于连接气动工具5。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过程为:
第一步:将磨头装在气动工具5上;
第二步:通气使气动工具5旋转,带动磨头旋转;
第三步:手持气动工具5,将磨头的R3弧对准需要打磨的铸件4中分隔墙劈缝;
第四步:手持气动工具5沿分隔墙劈缝整圈打磨;
第五步:目视检查打磨结果,直到劈缝全部打磨干净。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无锡烨隆精密机械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无锡烨隆精密机械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3131572.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手机贴膜定位器及带定位结构的手机贴膜
- 下一篇:一种热处理用送料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