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垃圾焚烧用新型除尘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3133700.8 | 申请日: | 2020-12-23 |
公开(公告)号: | CN214209800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17 |
发明(设计)人: | 徐慧芳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新华学院 |
主分类号: | B01D46/02 | 分类号: | B01D46/02;B01D46/04;B01D50/00;B01D53/78;B01D53/40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亿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50 | 代理人: | 汤东凤 |
地址: | 230000 安徽省合肥***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垃圾 焚烧 新型 除尘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垃圾焚烧用新型除尘装置,包括装置主体和支座,所述装置主体的左侧面上开设有进尘口,所述装置主体内部从左向右依次架设有一号布袋架和二号布袋架,所述一号布袋架和二号布袋架内均放置有若干组布袋,所述布袋内部设置有袋笼用于和一号布袋架、二号布袋架固定。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垃圾焚烧用新型除尘装置,加入振动电机,使一号布袋架和二号布袋架自动振动,抖落布袋上的灰尘,省时省力,提高工作效率;设计洗烟箱,对空气中的酸性有害气体进行过滤,还加强除尘效果,并且U型的设计增加烟气在管道中的流动距离,让淋洗液有足够的时间充分的与烟气接触,提高烟气的吸收率,适用不同工作状况,带来更好的使用前景。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垃圾处理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垃圾焚烧用新型除尘装置。
背景技术
垃圾焚烧是一种较古老的传统的处理垃圾的方法,由于垃圾在利用焚烧法处理后,减量化效果显著,节省用地,还可消灭各种病原体,将有毒有害物质转化为无害物,因此的得到了广泛的运用;现有技术一种垃圾焚烧处理用除尘装置(专利号CN201821699155.9)包括装置主体,所述装置主体的内部从左向右依次设置有加速区、一号除尘区、二号除尘区和三号除尘区,所述一号除尘区、二号除尘区和三号除尘区的内部均均匀分布有玻璃纤维布袋;该装置采用多级除尘的方式,处理烟气更为细致,提高烟气除尘率,通过增加风力,为烟气加速,缩短烟气的除尘时间,利用活动板的上下移动,使袋笼倾斜,再加上抖动,布袋中的灰尘快速滑落,该种方式操作简单,清灰效率高,适合多组布袋同时清灰;但存在一定的弊端,第一手动调节活动板的方式,费时费力,工作效率低下,清灰效果一般,第二仅仅通过布袋除尘的方式,不足以彻底清除污染,烟气中含有的二氧化硫等有害物质也无法除去,直接排入大气污染环境,为此,我们提出一种垃圾焚烧用新型除尘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垃圾焚烧用新型除尘装置,可以有效解决背景技术中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垃圾焚烧用新型除尘装置,包括装置主体和支座,所述装置主体的左侧面上开设有进尘口,所述装置主体内部从左向右依次架设有一号布袋架和二号布袋架,所述一号布袋架和二号布袋架内均放置有若干组布袋,所述布袋内部设置有袋笼用于和一号布袋架、二号布袋架固定,所述一号布袋架和二号布袋架的底部安装有振动电机,所述装置主体的底部等距设置有三组灰斗,所述灰斗的正下方水平设置有皮带结构,所述装置主体的右侧面上开设有出口,所述支座位于装置主体的一侧,所述支座上放置有洗烟箱,所述洗烟箱的一端部利用进烟管和出口连接,所述洗烟箱的另一端部连通有排气管,所述洗烟箱内并位于进烟管和排气管之间开设有U型槽,所述U型槽的底部连通有排液管,所述洗烟箱的内部固定设置有供液箱,所述供液箱的两侧均设置有抽液泵,所述两组抽液泵分别连接有一号喷淋管组和二号喷淋管组,所述一号喷淋管组和二号喷淋管组均延伸进入U型槽内。
优选的,所述布袋均倾斜向下设置并且紧密排布,所述三组灰斗和装置主体的内部连通。
优选的,所述一号布袋架和二号布袋架均为弹簧钢材料制成,所述一号布袋架和二号布袋架的底部均利用安装座固定振动电机。
优选的,所述排液管内安装有电磁阀,所述一号喷淋管组组和二号喷淋管组对称设置。
优选的,所述供液箱上开设有加液口,从加液口处加入碱性缓冲液。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该垃圾焚烧用新型除尘装置,加入振动电机,使一号布袋架和二号布袋架自动振动,抖落布袋上的灰尘,省时省力,提高工作效率;设计洗烟箱,对空气中的酸性有害气体进行过滤,还加强除尘效果,并且U型的设计增加烟气在管道中的流动距离,让淋洗液有足够的时间充分的与烟气接触,提高烟气的吸收率;整个装置设计简单,操作方便,使用的效果相对于传统方式更好,本装置中未涉及部分均与现有技术相同或可采用现有技术加以实现。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新华学院,未经安徽新华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3133700.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生物科技研发用恒温培养装置
- 下一篇:一种底座及应用其的高尔夫球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