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易于搬运的铣刀钻有效
申请号: | 202023135742.5 | 申请日: | 2020-12-23 |
公开(公告)号: | CN214108935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03 |
发明(设计)人: | 张志红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山德精密工具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B51/08 | 分类号: | B23B51/08;B23C5/00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宾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459 | 代理人: | 黄磊 |
地址: | 2150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易于 搬运 铣刀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易于搬运的铣刀钻,包括刀柄、与刀柄一端固定的刀刃以及与刀刃远离刀柄的一端固定的端刃,所述刀刃上设置有保护组件,所述保护组件包括包裹于刀刃表面的易撕膜。本实用新型中,易撕膜采用PET易撕膜,包裹于刀刃表面,以此对刀刃表面起到了良好的保护作用,降低了刀刃的厚度较小部位因遭受磕碰而损伤的概率,有利于保护刀刃,以此便于工作人员搬运该铣刀钻。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铣刀钻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易于搬运的铣刀钻。
背景技术
铣刀钻,是用于铣削加工的、具有一个或多个刀齿的旋转刀具。工作时各刀齿依次间歇地切去工件的余量。铣刀主要用于在铣床上加工平面、台阶、沟槽、成形表面和切断工件等。
在公开号CN211331511U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中公开了一种铣刀钻尖型底刃结构,由刀体和刀齿组成;刀齿设置在刀体的圆周和端面上;所述的位于刀体端面的刀齿的中间凸起、两侧向外倾斜,呈等腰三角形。由于该实用新型的刀齿中间的凸起部可起到定位作用,定位精度较高,而且,横跨整个端面的刀齿,切削力大。
但发明人认为上述技术方案存在以下缺陷:铣刀钻的刀刃部位通常较薄,在搬运过程中,铣刀钻的刀刃部位容易磕伤,造成残次品。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降低铣刀钻的刀刃部位在搬运过程中遭受磕伤的概率,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易于搬运的铣刀钻。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易于搬运的铣刀钻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易于搬运的铣刀钻,包括刀柄、与刀柄一端固定的刀刃以及与刀刃远离刀柄的一端固定的端刃,所述刀刃上设置有保护组件,所述保护组件包括包裹于刀刃表面的易撕膜。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易撕膜采用PET易撕膜,包裹于刀刃表面,以此对刀刃表面起到了良好的保护作用,降低了刀刃的厚度较小部位因遭受磕碰而损伤的概率,有利于保护刀刃,以此便于工作人员搬运该铣刀钻。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保护组件还包括套设于刀刃外侧的保护套,所述刀柄上设置有固定保护套的固定组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保护套采用硬塑料薄膜制成,保护套套设于刀刃外侧,以此对刀刃进一步保护,降低了刀刃遭受磕碰而损伤的概率。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固定组件包括套设于刀柄上并与刀柄螺纹连接的紧固螺帽。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保护套的上端开口可包裹于刀柄的螺纹处,以此便于工作人员拧紧紧固螺帽,以对保护套进行固定,降低了保护套在使用过程中与刀刃分离的概率,有利于保护套充分发挥保护作用。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固定组件还包括与紧固螺帽靠近端刃一侧的端面固定的套筒以及与套筒内壁固定的抵紧环,所述抵紧环内壁与保护套外壁抵紧。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为降低工作人员拧紧紧固螺帽的过程中,保护套发生磨损的概率,工作人员只需将保护套的开口端收卷至刀柄的螺纹处之下,以此便于工作人员拧紧紧固螺帽,并使得抵紧环内壁与保护套外壁抵紧,以实现对保护套的固定。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刀刃表面均匀涂覆有防粘涂料层。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防粘涂料层由防粘涂料涂覆于刀刃表面固化而成,以此起到了良好的防粘作用,降低了易撕膜粘结于刀刃表面的概率,有利于工作人员在使用铣刀钻时撕去易撕膜。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端刃上设置有切削部。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使用铣刀钻的过程中,铣刀钻上的切削部起到了良好的切削作用,以便铣刀钻对工件进行加工。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切削部设有七个,且七个所述切削部均匀分布于刀柄轴线的周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山德精密工具有限公司,未经苏州山德精密工具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3135742.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双电源切换控制器
- 下一篇:用于半干式厌氧发酵工艺的螺旋进料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