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检测极耳翻折的方形电池卷绕机有效
申请号: | 202023137938.8 | 申请日: | 2020-12-21 |
公开(公告)号: | CN213905440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06 |
发明(设计)人: | 杨中舒;宋洋;李凯;郝鹏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合肥国轩高科动力能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10/0587 | 分类号: | H01M10/0587;H01M10/04;H01M10/0525;G01V8/20;G01V1/00 |
代理公司: | 合肥天明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15 | 代理人: | 汪贵艳 |
地址: | 230011 安***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检测 极耳翻折 方形 电池 卷绕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检测极耳翻折的方形电池卷绕机,包括预辊,所述预辊的进口处两端分别安装有一用于对极片进行抚片的第一抚平板组、第二抚平板组;位于预辊前方的正负极片上分别安装有对极耳进行检测的检测装置。检测装置能及时发现极耳有无翻折,从而避免了漏检,提高了安全性。本实用新型通过检测装置,可实现极片翻折过程检测,降低极耳翻折漏检风险;在卷绕工序的预辊处,安装抚平板组,可避免经检测装置检测后合格的极耳再发生翻折,降低极耳在预辊碰撞,以保证卷成卷芯前未有极耳翻折,提高了产品的质量和安全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锂离子电池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检测极耳翻折的方形电池卷绕机。
背景技术
卷绕电池是将电池正极片、负极片、隔膜通过卷绕机将它们卷成电芯,目前在电芯卷绕工序中,由于卷绕机的预辊与卷针之间间隙太小,无法使用检测仪器来检测正负极片上的极耳是否发生翻折,只有待正负极片卷成卷芯后,依靠人工来判定极耳的翻折情况。人工检测会出漏检的情况,导致有极耳翻折的卷芯流入下一工序,在进行焊接后的短路测试时,极耳翻折易造成卷芯短路;某些极耳翻折角度不严重的,在短路测试工位也无法被检出,会流入市场,而引起安全隐患。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检测极耳翻折的方形电池卷绕机,对极片的极耳是否翻折进行检测,并在预辊上增加抚平板组,以减少极耳碰撞而造成损伤。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检测极耳翻折的方形电池卷绕机,包括预辊,所述预辊的进口处两端分别安装有一用于对极片进行抚片的第一抚平板组、第二抚平板组;位于预辊前方的正负极片上分别安装有对极耳进行检测的检测装置。检测装置能及时发现极耳有无翻折,从而避免了漏检,提高了安全性。
进一步方案,所述第一抚平板组、第二抚平板组并排设置在所述预辊的进口端的两端部。防止极耳碰撞预辊而造成损伤,同时对不平整的极片或极耳进行抚平。
优选的,所述预辊的一端固定安装有固定板、另一端安装有箍圈,所述第一抚平板组、第二抚平板组均由上抚平板和下抚平板构成;所述第一抚平板组的上、下抚平板的端部固定在所述固定板上,所述第二抚平板组的上、下抚平板的端部通过连接板固定连接在所述箍圈上。
进一步方案,所述检测装置包括支撑架,所述支撑架的顶端连接有固定架,所述固定架是由一竖板及垂直连接在竖板两端的横板构成的侧U字形结构,两个所述横板上对称安装有对射传感器,所述极片上的极耳位于所述对射传感器的光栅之间。
优选的,所述对射传感器包括成三角形布置的对射传感器A、对射传感器B、对射传感器C。实现在极耳的三侧边同时进行检测,从而能及时发现极耳是否发生翻折。
优选的,使固定架可以上下或前后移动,所述支撑架的顶端活动套设有第一夹持块,所述固定架的竖板外侧固接有第二夹持块,所述第一夹持块通过连接杆(23)与第二夹持块连接。
更优选的,所述第一夹持块、第二夹持块均包括本体,所述本体中心处开设有容纳腔,本体的一侧开设有与所述容纳腔相连通的槽口,位于槽口两侧的本体上开设有固定孔。
即固定架可通过第二夹持块在连接杆上水平移动,以调节其距离;同时还可通过第一夹持块在支撑架上进行上下移动,以调节其高度。然后通过螺栓或固定销穿过第一夹持块或第二夹持块上的固定孔将其锁紧而固定住。
对射传感器是可市购的现有产品,其是由相对面对称安装的一个发射器和一个接收器组成,即由发射器发射声波或信号到接收器,通过声束或信号被目标物体打断来检测物体存在。当超声波声束或信号因物体被衰减或者中断后,接收器的输出就切换开关状态。
所以本实用新型通过检测装置,可实现极片翻折过程检测,降低极耳翻折漏检风险;在卷绕工序的预辊处,安装抚平板组,可避免经检测装置检测后合格的极耳再发生翻折,降低极耳在预辊碰撞,以保证卷成卷芯前未有极耳翻折,提高了产品的质量和安全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合肥国轩高科动力能源有限公司,未经合肥国轩高科动力能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3137938.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生产矩形管用淬火设备
- 下一篇:用于无人系统的干扰测试设备及其主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