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市政道路路沿石有效
申请号: | 202023138492.0 | 申请日: | 2020-12-22 |
公开(公告)号: | CN214271559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24 |
发明(设计)人: | 沈苏坤 | 申请(专利权)人: | 沈苏坤 |
主分类号: | E01C11/22 | 分类号: | E01C11/22;E03F5/046 |
代理公司: | 北京沃知思真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942 | 代理人: | 袁辰亮 |
地址: | 519000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市政道路 路沿石 | ||
本实用新型涉及道路岩石技术领域,且公开了市政道路路沿石,解决了目前市场上的路沿石没有设置排水孔,使得道路积水过多时,无法进行有效的排水,同时其没有设置防撞凹面,这样使得在受到冲击时极易于造成损坏,以及现有的路沿石其自身体积较重,从而导致吊装路沿石时尤为费力的问题,其包括预埋底座,预埋底座的顶部设有弧形防撞石体,弧形防撞石体的顶部设有路沿石本体,弧形防撞石体的内部开设有六个导流孔,六个导流孔均等距离分布在弧形防撞石体的内部,本实用新型,具有保证道路岩石的整体强度以及便于将道路一侧的积水进行快速排出,和使得多个道路岩石进行连接时,出现脱落分离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道路岩石技术领域,具体为市政道路路沿石。
背景技术
路沿石一般设置在道路的两侧,作为路面的边界,将道路与隔离绿化带分开,起阻挡和装饰作用。现有的路沿石功能单一,高而封闭,仅仅是用于将绿化带和道路隔离开来。对于一些降雨量较大的城市,由于现有的路沿石不具备排水功能,降水会堆积于不平整的路面,或者是直接流入排水管道,直接流入排水管道的雨水会伴随着雨水污染物和泥石,从而影响河道的水质。
但是目前市场上的路沿石没有设置排水孔,使得道路积水过多时,无法进行有效的排水,同时其没有设置防撞凹面,这样使得在受到冲击时极易于造成损坏,以及现有的路沿石其自身体积较重,从而导致吊装路沿石时尤为费力。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情况,为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市政道路路沿石,有效的解决了目前市场上的路沿石没有设置排水孔,使得道路积水过多时,无法进行有效的排水,同时其没有设置防撞凹面,这样使得在受到冲击时极易于造成损坏,以及现有的路沿石其自身体积较重,从而导致吊装路沿石时尤为费力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市政道路路沿石,包括预埋底座,所述预埋底座的顶部设有弧形防撞石体,所述弧形防撞石体的顶部设有路沿石本体,所述弧形防撞石体的内部开设有六个导流孔,六个所述导流孔均等距离分布在弧形防撞石体的内部,每个所述导流孔的内部均密封套接有防堵疏水管,所述路沿石本体的两侧均开设有挂接槽,两个所述挂接槽以路沿石本体的轴心为中心对称分布,两个所述挂接槽的形状均为矩型形状,所述路沿石本体的两侧均固定安装有起重支板,所述预埋底座的底部开设有固接槽,所述固接槽的内部固定连接有六个矩形连板,所述预埋底座的一侧固定安装有上压连板,所述预埋底座的另一侧固定安装有下支连板。
优选的,两个所述起重支板均位于同一水平面,两个所述起重支板的底部均开设有卡接槽。
优选的,所述预埋底座的内部、弧形防撞石体的内部和路沿石本体的内部均设有多根通长筋。
优选的,所述上压连板的底部和下支连板的顶部均固定安装有防滑卡板,每个所述防滑卡板均位于同一水平面。
优选的,每个所述防堵疏水管的一端均贯穿导流孔,并延伸至弧形防撞石体的外部。
优选的,六个所述矩形连板均等距离分布在固接槽的内部,六个所述矩形连板的底部均与与预埋底座的底部位于同一水平面。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在工作中,通过路沿石本体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弧形防撞石体和预埋底座,使得道路岩石具备防撞作用,以及使得道路岩石进行稳定预埋,配合在弧形防撞石体的内部开设有六个导流孔,并在每个导流孔的内部均密封套接有防堵疏水管,通过在预埋底座的内部、弧形防撞石体的内部和路沿石本体的内部均设有多根通长筋,从而保证道路岩石的整体强度以及便于将道路一侧的积水进行快速排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沈苏坤,未经沈苏坤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313849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柔性电池性能测试设备
- 下一篇:一种使用稳定的床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