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中冷器阻隔结构及具有其的车辆有效
申请号: | 202023138649.X | 申请日: | 2020-12-23 |
公开(公告)号: | CN214007311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20 |
发明(设计)人: | 翁耳楠;王惠敏;张聪;窦春楠;韩严胜;管振海;李宗 | 申请(专利权)人: | 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2B29/04 | 分类号: | F02B29/04 |
代理公司: | 北京清亦华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01 | 代理人: | 张文姣 |
地址: | 071000 河***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中冷器 阻隔 结构 具有 车辆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中冷器阻隔结构及具有其的车辆,所述中冷器阻隔结构设置在中冷器出气管内,所述中冷器阻隔结构包括:壳体和第一出气管,所述壳体包括:本体部、开口部和多个翻边,多个所述翻边沿所述本体部的周边设置,所述壳体的下部设置有积水槽;所述第一出气管和所述本体部连接,所述第一出气管包括:第一支管和第二支管,所述第一支管向远离所述翻边的延伸方向进行延伸,所述第二支管伸入所述壳体内,所述第二支管上设置有多个吸气孔。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中冷器阻隔结构可以有效地消除发动机吸入冷凝水产生熄火的问题,从而提高整车安全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中冷器阻隔结构及具有其的车辆。
背景技术
在现有技术中,带增压器型燃油车在雨天怠速及行驶过程中,易出现因空气湿度大、中冷器两端口温差大,致使芯体内部产生冷凝水,进而冷凝水吸入发动机造成发动机熄火问题。因此,上述技术存在改进空间。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旨在提出一种中冷器阻隔结构,所述中冷器阻隔结构可以有效地消除发动机吸入冷凝水产生熄火的问题,从而提高整车安全性。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中冷器阻隔结构,所述中冷器阻隔结构设置在中冷器出气管内,所述中冷器阻隔结构包括:壳体和第一出气管,所述壳体包括:本体部、开口部和多个翻边,多个所述翻边沿所述本体部的周边设置,所述壳体的下部设置有积水槽;所述第一出气管和所述本体部连接,所述第一出气管包括:第一支管和第二支管,所述第一支管向远离所述翻边的延伸方向进行延伸,所述第二支管伸入所述壳体内,所述第二支管上设置有多个吸气孔。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中冷器阻隔结构,冷凝水通过所述开口部沉积在所述积水槽内。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中冷器阻隔结构,在上下方向上,所述第二支管高于所述积水槽。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中冷器阻隔结构,所述第二支管的管口下部设置有挡板,所述挡板部分遮挡所述管口。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中冷器阻隔结构,所述积水槽中的所述冷凝水通过所述吸气孔吸入所述第二支管。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中冷器阻隔结构,所述管口通入高速气流,所述高速气流可使所述第二支管中的所述冷凝水雾化。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中冷器阻隔结构,所述管口为圆形管口。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中冷器阻隔结构,所述壳体和所述第一出气管一体成型。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中冷器阻隔结构,所述中冷器阻隔结构为塑料材质。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中冷器阻隔结构可以有效地消除发动机吸入冷凝水产生熄火的问题,从而提高整车安全性。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二方面的车辆,设置有如第一方面任一种所述的中冷器阻隔结构。所述车辆与上述的中冷器阻隔结构相对于现有技术所具有的优势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构成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中冷器阻隔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壳体和第一出气管连接的剖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3138649.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自动化焊接用靠背拉杆夹具
- 下一篇:一种基于机器视觉的抄表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