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回油系统的双浮体式储液器有效
申请号: | 202023140177.1 | 申请日: | 2020-12-23 |
公开(公告)号: | CN214120461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03 |
发明(设计)人: | 王立明;汪志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惠康实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5B43/00 | 分类号: | F25B43/00;F25B3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誉加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476 | 代理人: | 郝颖洁 |
地址: | 315400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系统 体式 储液器 | ||
一种回油系统的双浮体式储液器,属于储液器技术领域,包括壳体、支板、进液管外管、进液管内管、出液管内管、出液管外管、悬浮支架、引射回油装置、回油软管、出油管和出油口;壳体包括上盖、圆柱形壳壁和底座;引射回油装置为一体结构,包括悬浮体、滤网和2件配重棒,悬浮体包括中间的悬浮体主体、及两侧的左滑套和右滑套,滤网设置在悬浮体主体上方,2件配重棒分设在悬浮体主体两侧;悬浮体主体中心设置有回油孔;回油孔下方为回油口;引射回油装置为双浮体引射回油装置,还包括回油浮子;双浮体引射回油装置为第一浮体,双浮体引射回油装置的比重小于液态制冷剂的比重,使双浮体引射回油装置能在液态制冷剂上浮动;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有效地将气液分离。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为一种回油系统的储液器,特别涉及一种回油系统的双浮体式储液器,属于储液器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空调和制冷设备系统中储液器是一个安装在高压液管上的压力容器,用来储存制冷系统在负载变化是所导致的多余的液态制冷剂,避免冷凝器中液态制冷剂积存过多而使得有效换热面积变小,影响冷凝效果。储液器可以满足输液管充满制冷剂,从而避免膨胀阀因制冷剂液体的不连续而误动作。储液器是配装在空调冷凝器和压缩机之间部位,是防止过量液体制冷剂流入压缩机而产生液击的保护部件。
但普通的储液器在制冷系统功能比较单一。不能为高效节能的制冷系统提供部件功能上的支持。制冷剂的液态和气态的相变过程吸收热量达到制冷的目的,冷冻油在此循环中没有相变的过程,对系统制冷换热无益处。在蒸发器内部冷冻油参与循环,冷冻油有会在蒸发器内部产生油膜从而影响换热效果。循环的冷冻油越多对蒸发器换热阻碍效果越大,换热效果越差。
普通的储液器结构不合理,不能有效地将气态制冷剂、冷冻油、液态制冷剂分层分离,不能有效降低蒸发器内冷冻油的循环量,影响了换热效率;不能减少制冷循环中蒸发的冷冻油的流动,使冷冻油不能够有效的经过冷凝器冷却后回流到压缩机;同时不能为压缩机提供可靠的回油,易造成压缩机内部润滑系统因缺油而造成故障。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不能有效地将气液分离,不能有效降低蒸发器内冷冻油的循环量,影响了换热效率;不能减少制冷循环中蒸发的冷冻油的流动,使冷冻油不能够有效的经过冷凝器冷却后回流到压缩机的缺陷,提供了一种回油系统的双浮体式储液器,可以达到有效地将气液分离的目的。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回油系统的双浮体式储液器,为密封容器、用于空调和制冷设备,包括壳体、支板、进液管外管、进液管内管、出液管内管、出液管外管、悬浮支架、引射回油装置、回油软管、出油管和出油口;所述壳体包括上盖、圆柱形壳壁和底座,所述底座设置在支板上;所述进液管内管设置在壳体内一侧,所述进液管外管设置在上盖上方一侧,并向下穿过上盖进入壳体内、与进液管内管上端部密封连接,进液管外管的外端与空调机组的冷凝器连接;所述出液管内管设置在壳体内另一侧,所述出液管外管设置在上盖上方另一侧,并向下穿过上盖进入壳体内、与出液管内管上端部密封连接,出液管外管的外端与膨胀阀连接;所述出油管穿设在上盖中部,出油管下端为储液器的出油口,出油管上端与空调系统的压缩机连接;
从冷凝器出来的制冷剂液体经进液管外管和进液管内管进入储液器,制冷剂液体内夹带的少量冷冻油即压缩机润滑油和制冷剂气体被分离出来,液态制冷剂储存在储液器下部,液态制冷剂的上平面形成制冷剂液面,冷冻油则浮在制冷剂液面上方,制冷剂气体在最上方;
所述引射回油装置为一体结构,包括悬浮体、滤网和2件配重棒,所述悬浮体包括中间的悬浮体主体、及两侧的左滑套和右滑套,所述滤网设置在悬浮体主体上方,2件配重棒分设在悬浮体主体两侧;所述悬浮体主体中心设置有回油孔;回油孔下方为回油口;
所述引射回油装置为双浮体引射回油装置,所述双浮体引射回油装置不仅包括悬浮体、滤网和2件配重棒、还包括回油浮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惠康实业有限公司,未经宁波惠康实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314017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