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加弹机用去油机构有效
申请号: | 202023142596.9 | 申请日: | 2020-12-24 |
公开(公告)号: | CN214218953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17 |
发明(设计)人: | 倪水中;毕学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如德纺织品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1H13/30 | 分类号: | D01H13/3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50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加弹机用去 油机 | ||
本申请涉及一种加弹机用去油机构,包括储油槽,储油槽上设置有去油组件;去油组件包括设置在储油槽上的刮油板,刮油板上开设有刮油槽;刮油槽设置为通槽,刮油槽的侧壁与纤丝相抵接。纤丝经过储油槽上油后进入刮油槽内,此时纤丝移动时,刮油槽即可将纤丝上多余的油刮下,从而防止纤丝上粘附过多的油。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加弹机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加弹机用去油机构。
背景技术
加弹机是一种可将涤纶(POY)等无捻丝,通过假捻变形加工成为具有中弹、低弹性能的弹力丝的一种纺织机械。加弹机主要是通过假捻器对纤丝进行加弹。为了保证纤丝的品质,在纤丝进入假捻器之前,需要对纤丝进行上油。
一般常见的上油方式是将纤丝浸入油液中。这种上油方式简单快捷,效率较高。但是纤丝从油液中取出后,其表面会粘附较多的油,在纤丝的移动过程中,油液会从纤丝上滴落,从而造成油液的浪费,并且会污染环境。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使降低纤丝上粘附的油,本申请提供一种加弹机用去油机构。
本申请提供的加弹机用去油机构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加弹机用去油机构,包括储油槽,所述储油槽上设置有去油组件;所述去油组件包括设置在储油槽上的刮油板,所述刮油板上开设有刮油槽;所述刮油槽设置为通槽,所述刮油槽的侧壁与纤丝相抵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纤丝经过储油槽上油后进入刮油槽内,此时纤丝移动时,刮油槽即可将纤丝上多余的油刮下,从而防止纤丝上粘附过多的油。
优选的,所述刮油板包括固定板以及若干个设置在固定板上的抵接板,并且所述刮油槽设置在抵接板上;所述抵接板上设置有卡接槽,所述卡接槽与固定板卡接配合。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抵接板能够从固定板上拆下,以便于工作人员对抵接板进行维护,保证刮油板的正常工作。
优选的,所述刮油槽的内壁上设置有防护棉,所述防护棉与纤丝相抵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防护棉能够对纤丝起到保护作用,使得纤丝不易直接与抵接板相接触,保证纤丝的质量。
优选的,所述防护棉填充在刮油槽内部,并且所述防护棉上开设有供纤丝穿过的刮油缝。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纤丝从防护棉中穿过,因此,防护棉能够将纤丝上多余的油刮下,并且防护面能够与纤丝的表面接触,使得油脂能够均匀的涂覆在纤丝表面,从而提升上油的均匀性。
优选的,所述刮油缝沿刮油槽长度方向设置,所述刮油槽和刮油缝同侧的一端均延伸至刮油板一侧并开口设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工作人员能够将纤丝直接从刮油缝中安放至防护棉中,便于工作人员操作。
优选的,所述储油槽上转动设置有相互平行的两个导向辊,所述刮油板与导向辊平行,并且所述刮油板位于两个导向辊之间。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导向辊能够对纤丝起到导向作用,有效提升纤丝经过刮油板时的稳定性,以便于纤丝的后续加工。
优选的,所述导向辊上开设有与刮油槽相对应的放线槽,所述放线槽环绕导向辊轴线设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导向辊工作时,纤丝位于放线槽内,放线槽能够对纤丝起到限位作用,以便于提升纤丝移动时的稳定性。
优选的,所述刮油板朝向储油槽的一侧设置有导油板,并且所述导油板延伸至储油槽内部。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从纤丝上刮下的油能够通过导油板放回至储油槽中,使得油脂不易在刮油板上积累,以便于油脂的重复利用。
综上所述,本申请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如德纺织品有限公司,未经苏州如德纺织品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3142596.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精神科用检查床
- 下一篇:一种玻璃生产用抛光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