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极柱固定片、顶盖结构及电池有效
申请号: | 202023143516.1 | 申请日: | 2020-12-23 |
公开(公告)号: | CN213989020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17 |
发明(设计)人: | 张五堂;何金磊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兰钧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50/172 | 分类号: | H01M50/172;H01M50/186;H01M50/147;H01M50/543 |
代理公司: | 北京超凡宏宇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1463 | 代理人: | 严诚 |
地址: | 201400 上海市奉***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固定 顶盖 结构 电池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极柱固定片、顶盖结构及电池,涉及电池顶盖技术领域。该极柱固定片上开设有固定孔,固定孔用于供极柱穿过,以使极柱的顶端能够压铆于极柱固定片顶面。极柱固定片上设有限位部,限位部设置于固定孔或靠近固定孔设置,且用于与压铆于极柱固定片顶面的极柱的顶端压铆后的部分配合,从而限制极柱相对于极柱固定片转动。该极柱固定片、顶盖结构及电池均具有装配后的结构可靠性较高的特点。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池顶盖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极柱固定片、顶盖结构及电池。
背景技术
现有的顶盖结构上的极柱铆接于铆接铝块上,极柱易相对于铆接铝块转动,其结构可靠性较低。
有鉴于此,研发设计出一种能够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极柱固定片、顶盖结构及电池显得尤为重要。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极柱固定片、顶盖结构及电池,其均具有装配后的结构可靠性较高的特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
第一方面,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极柱固定片,所述极柱固定片上开设有固定孔,所述固定孔用于供极柱穿过,以使所述极柱的顶端能够压铆于所述极柱固定片顶面;
所述极柱固定片上设有限位部,所述限位部设置于所述固定孔或靠近所述固定孔设置,且用于与压铆于所述极柱固定片顶面的所述极柱的顶端压铆后的部分配合,从而限制所述极柱相对于所述极柱固定片转动。
结合第一方面,在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限位部为开设于所述固定孔内壁的凹槽,且延伸至所述极柱固定片的顶面。
结合第一方面及其上述实现方式,在第一方面的第二种实现方式中,所述限位部位于所述固定孔顶端的开口边缘,且为向上的凸起。
结合第一方面及其上述实现方式,在第一方面的第三种实现方式中,所述极柱固定片上所述固定孔的外周部分为第一压持部,所述第一压持部下凹设置,所述第一压持部用于与所述极柱的顶端压铆后的部分抵持。
结合第一方面及其上述实现方式,在第一方面的第四种实现方式中,所述限位部为开设于所述第一压持部顶面的凹槽,且延伸至所述固定孔的内壁。
结合第一方面及其上述实现方式,在第一方面的第五种实现方式中,所述固定孔的外周还具有第二压持部,所述第一压持部绕设于所述第二压持部的外周,所述第一压持部和所述第二压持部圆滑过渡;
所述第二压持部与所述极柱固定片的顶面平行,且用于与所述极柱的顶端压铆后的部分抵持。
结合第一方面及其上述实现方式,在第一方面的第六种实现方式中,所述限位部为开设于所述固定孔内壁的凹槽,且延伸至所述第二压持部的顶面。
结合第一方面及其上述实现方式,在第一方面的第七种实现方式中,所述限位部为凸起,且凸设于所述第二压持部顶面。
第二方面,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顶盖结构,其包括所述的极柱固定片。所述极柱固定片上开设有固定孔,所述固定孔用于供极柱穿过,以使所述极柱的顶端能够压铆于所述极柱固定片顶面;所述极柱固定片上设有限位部,所述限位部设置于所述固定孔或靠近所述固定孔设置,且用于与压铆于所述极柱固定片顶面的所述极柱的顶端压铆后的部分配合,从而限制所述极柱相对于所述极柱固定片转动。
第三方面,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电池,其包括所述的顶盖结构。
相比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极柱固定片相对于现有技术的有益效果包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兰钧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兰钧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314351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户外配电箱安装架
- 下一篇:一种多功能学生宿舍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