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游离肺叶切除用游离钳有效
申请号: | 202023146227.7 | 申请日: | 2020-12-24 |
公开(公告)号: | CN215079307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10 |
发明(设计)人: | 邢志兴;韩国勇;张文幸;朱森炎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桐庐医达器械设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B17/285 | 分类号: | A61B17/285;A61B17/3205 |
代理公司: | 杭州新源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34 | 代理人: | 董晨楠 |
地址: | 311500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游离 肺叶 切除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游离肺叶切除用游离钳,包括定柄接杆(1),定柄接杆(1)一端铰接有动钳头接块(2),动钳头接块(2)上设有动钳头(3);还包括位于定柄接杆(1)下方的活动钳杆(4),活动钳杆(4)与动钳头接块(2)的底部转动连接;活动钳杆(4)一端设有位于动钳头(3)下方的定钳头(5),活动钳杆(4)的另一端转动连接有动柄接杆(6),动柄接杆(6)内端的上部与定柄接杆(1)转动连接;所述定柄接杆(1)和动柄接杆(6)的另一端均设有把手(7)。本实用新型具有能够有效降低对组织损伤的特点。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游离钳,特别是一种游离肺叶切除用游离钳。
背景技术
肺叶切除术适用于周围性肺癌、局限于肺叶内的不可逆病变。在全麻的情况下在肋骨间作切口,暴露肺脏;检查胸腔后摘除病叶,并放置引流条引流胸膜腔内的空气、积液和积血;然后关闭胸腔,缝合皮肤。肺叶在切除时,会有部分游离肺叶产生,这时就需要使用游离钳进行切除。然而,现有的游离钳在使用时,易对肺叶组织产生损伤。因此,现有的技术存在着易对组织产生损伤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游离肺叶切除用游离钳。本实用新型具有能够有效降低对组织损伤的特点。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一种游离肺叶切除用游离钳,包括定柄接杆,定柄接杆一端铰接有动钳头接块,动钳头接块上设有动钳头;还包括位于定柄接杆下方的活动钳杆,活动钳杆与动钳头接块的底部转动连接;活动钳杆一端设有位于动钳头下方的定钳头,活动钳杆的另一端转动连接有动柄接杆,动柄接杆内端的上部与定柄接杆转动连接;所述定柄接杆和动柄接杆的另一端均设有把手。
前述的一种游离肺叶切除用游离钳中,所述活动钳杆上设有与动钳头接块相对应的滑动槽。
前述的一种游离肺叶切除用游离钳中,活动钳杆和定柄接杆上还设有相互对应的卡槽,卡槽内设有卡块。
前述的一种游离肺叶切除用游离钳中,所述动钳头和定钳头上设有相互啮合的齿形结构。
前述的一种游离肺叶切除用游离钳中,所述动钳头和定钳头均包括依次连接的连接段、弧形段和斜平面段。
前述的一种游离肺叶切除用游离钳中,弧形段的半径为12.5-12.8mm,弧形角度120°。
前述的一种游离肺叶切除用游离钳中,斜平面段与水平直线之间的夹角为95°。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由定柄接杆、动钳头接块、动钳头、活动钳杆、与活动钳杆相连的的定钳头和动柄接杆组成,通过上述结构之间的相互配合,从而能够保证动钳头能够平稳的张开和闭合。同时,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动钳头和定钳头上设置相互啮合的齿形结构,从而可以有效的切除并夹持游离肺叶,并通过对动钳头和定钳头的形状严格限定(由连接段、弧形段和斜平面段三段组成),经上述结构之间的相互配合,可以有效减少操作过程中对肺叶组织的损伤。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能够有效降低对组织损伤的特点。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局部放大图;
图3是动钳头的结构视图。
附图中的标记为:1-定柄接杆,2-动钳头接块,3-动钳头,4-活动钳杆,5-定钳头,6-动柄接杆,7-把手,8-滑动槽,9-卡槽,10-卡块,11-齿形结构,12-连接段,13-弧形段,14-斜平面段。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但并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限制的依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桐庐医达器械设备有限公司,未经杭州桐庐医达器械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3146227.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