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医院心内科抢救用辅助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3148601.7 | 申请日: | 2020-12-24 |
公开(公告)号: | CN213993977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20 |
发明(设计)人: | 赵柏英;吕振兴 | 申请(专利权)人: | 赵柏英 |
主分类号: | A61G1/02 | 分类号: | A61G1/02;A61G1/04 |
代理公司: | 济南誉琨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7278 | 代理人: | 李照兰 |
地址: | 252000 山东省聊城市***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医院 内科 抢救 辅助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心内科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涉及医院心内科抢救用辅助装置,其包括软垫,所述软垫两侧贯穿有软垫固定轴,所述软垫固定轴两端固定有长条块,所述软垫下方设有一号杆所述一号杆一端固定在所述长条块上,所述一号杆另一端滑动连接有二号杆,所述二号杆另一端固定在所述长条块上,所述长条块两侧固定有把手杆,所述长条块底部设有长条块凹槽,所述长条块凹槽内部设有支撑腿和支撑腿转轴,本实用新型,通过将床架采用伸缩结构设计同时车腿采用隐藏式结构设计将传统急救床的体积明显缩小,便于携带,配合把手杆,可实现楼梯与电梯等多种移动形式的转换,同时使用更加便捷。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心内科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涉及医院心内科抢救用辅助装置。
背景技术
遇到突发心脏问题时,将病人送往医院进行抢救,需先将病人放到急救床上送往通过救护车送往医院进行抢救,现在大都是楼层住房,有的楼层设有电梯,有的则没有电梯,在将急救床送往病人家中时,会给抢救人员带来一定的难度,传统的急救床体积较大,设计较为笨重,面对没有电梯的楼层时,移动更加困难,这会给抢救工作带来影响。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医院心内科抢救用辅助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医院心内科抢救用辅助装置,包括软垫,所述软垫两侧贯穿有软垫固定轴,所述软垫固定轴两端固定有长条块,所述软垫下方设有一号杆所述一号杆一端固定在所述长条块上,所述一号杆另一端滑动连接有二号杆,所述二号杆另一端固定在所述长条块上,所述长条块两侧固定有把手杆,所述长条块底部设有长条块凹槽,所述长条块凹槽内部设有支撑腿和支撑腿转轴,所述支撑腿与所述长条块通过所述支撑腿转轴转动连接,所述支撑腿一端内部设有支撑腿卡柱,所述支撑腿卡柱贯穿所述长条块,所述支撑腿另一端连接有万向轮。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软垫呈折线形贯穿在所述软垫固定轴上,所述软垫的宽度等于所述一号杆与所述二号杆长度的和。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长条块凹槽内部设有支撑腿开关柱,所述支撑腿与所述长条块通过所述支撑腿开关柱贯穿固定。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支撑腿内部设有弹簧,所述弹簧上端连接有所述支撑腿卡柱。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长条块凹槽两端设有弧形板,所述支撑腿卡柱顶端为光滑半圆形结构。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长条块与所述支撑腿均采用铝合金材质构成。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把手杆外侧设有把手杆套,所述把手杆套表面设有防滑结构。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1、该医院心内科抢救用辅助装置中,通过将床架采用伸缩结构设计同时车腿采用隐藏式结构设计,相对于传统急救床的体积明显缩小,便于携带,配合把手杆,可实现楼梯与电梯等多种移动形式的转换,同时使用更加便捷。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1的车轮移动时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实施例1的担架移动时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实施例1的软垫与一号杆、二号杆结构示意图;
图4为实施例1的支撑腿隐藏结构示意图;
图5为实施例1的支撑腿卡柱结构示意图。
图中各个标号意义为:
1、软垫;2、长条块;3、把手杆;4、把手杆套;5、支撑腿;6、万向轮;7、软垫固定轴;8、支撑腿开关柱;9、支撑腿卡柱;10、支撑腿转轴;12、一号杆;13、二号杆;14、弹簧;15、弧形板;16、长条块凹槽。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赵柏英,未经赵柏英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3148601.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