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节能型混凝土快速加热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3152674.3 | 申请日: | 2020-12-24 |
公开(公告)号: | CN214561909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02 |
发明(设计)人: | 代传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天宸混凝土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8C5/16 | 分类号: | B28C5/16;B28C5/46;B28C7/12 |
代理公司: | 北京盛凡智荣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616 | 代理人: | 孙娜 |
地址: | 430000 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节能型 混凝土 快速 加热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节能型混凝土快速加热装置,包括底座、电机、第一导热板和第二导热板,所述加热罐位于倒“U”型板的内部,所述倒“U”型板顶端的中部安装有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连接板,本实用新型一种节能型混凝土快速加热装置,第一导热板和第二导热板之间的混凝土受到两面的加热,加热速度较快,第二导热板中间的混凝土较少,也可快速加热,该装置提高了混凝土的加热效率,第一导热板加热后产生的热量可以被水吸收,节约了能量,避免了热量散失到空气中造成浪费,热量可以将水加热,可以定时将内腔内部的水排出,再倒入加热罐的内部,有温度的水进一步加快的混凝土的加热速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混凝土加热装置,特别涉及一种节能型混凝土快速加热装置。
背景技术
混凝土是指用水泥作胶凝材料,砂、石作集料,与水(可含外加剂和掺合料)按一定比例配合,经搅拌而得,混凝土不仅在各种土木工程中使用,就是造船业,机械工业,海洋的开发,地热工程等,混凝土也是重要的材料,混凝土经加工后需要运输到指定地点,然后在天气寒冷的冬天,混凝土容易受冻凝固,因此需要对混凝土进行加热。
现有技术中,混凝土加热装置主要存在以下缺陷:
1、现有的加热装置通常在罐体的内壁设置导热板对混凝土进行加热,而位于罐体中心位置的混凝土很难接触到导热板,使得加热装置的效率较低,需要花费较长的时间,耗费较多的能源;
2、现有的加热装置通过罐体内壁的导热板对混凝土加热时,产生的热量会经罐体流失到外界,造成能量的损失。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节能型混凝土快速加热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现有的加热装置通常在罐体的内壁设置导热板对混凝土进行加热,而位于罐体中心位置的混凝土很难接触到导热板,使得加热装置的效率较低,需要花费较长的时间,耗费较多的能源,另外导热板产生的热量会经罐体流失到外界,造成能量的损失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节能型混凝土快速加热装置,包括底座、电机、第一导热板和第二导热板,所述底座的顶端固定连接有加热罐和倒“U”型板,所述加热罐位于倒“U”型板的内部,所述倒“U”型板顶端的中部安装有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底端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第一转杆,两个所述第一转杆的外侧均固定连接有多个第一搅拌板,所述连接板底端的中部固定连接有第二转杆,所述第二转杆的外侧固定连接有多个第二搅拌板,所述加热罐的内壁安装有第一导热板,所述加热罐底端的中部安装有第二导热板,所述第二转杆和多个第二搅拌板均位于第二导热板的内部转动,两个所述第一转杆和多个第一搅拌板均位于第一导热板和第二导热板之间的区域转动,所述第二导热板的一侧开设有槽口,所述加热罐的内部开设有内腔,所述加热罐顶端的一侧安装有进水管,所述加热罐底部的一侧安装有出水管,所述进水管和出水管的一端均和内腔的内部相连通,所述电机、第一导热板和第二导热板的控制端均和外界电源电性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加热罐底部的一侧安装有排料管,且排料管的一端和加热罐的内部相连通。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排料管的内部嵌设有塞块,所述塞块的内壁铺设有橡胶垫,且橡胶垫的外侧和排料管的内壁相贴合。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塞块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挡板,且挡板的直径大于排料管的直径。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挡板的底端固定连接有胶条,且胶条的一端和排料管的底部固定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底座底端的四面角均固定连接有支撑脚,且多个支撑脚的底端均固定连接有凸块。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多个所述第一搅拌板均位于对应第一转杆的外侧交错设立,多个所述第二搅拌板位于第二转杆的外侧交错设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天宸混凝土有限公司,未经武汉天宸混凝土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3152674.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箱变高压侧绝缘拉杆
- 下一篇:一种折弯机多功能下折弯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