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内置无线供电模块的触控显示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2023156904.3 | 申请日: | 2020-12-24 |
公开(公告)号: | CN214013915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20 |
发明(设计)人: | 于辰光;王锦奇;王慧春 | 申请(专利权)人: | 海尔(青岛)国际智慧教育网络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J7/00 | 分类号: | H02J7/00;H02J50/12;G09F9/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66101 山东省***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内置 无线 供电 模块 显示 设备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内置无线供电模块的触控显示设备,包括显示器外框、磁共振线圈以及电流监视器,所述显示器外框内一侧壁上通过卡槽固定有触控显示屏,所述显示器外框内一侧壁上通过卡槽固定有所述磁共振线圈,所述磁共振线圈正上方通过导线连通有所述电流监视器,所述触控显示屏背部焊接有连接排线;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磁共振线圈和调频器,可通过磁共振的方式,对显示设备进行充电,以实现远距离的无线充电,解决了户外使用显示设备布线困难的弊端;通过电流监视器、伺服电机、转盘、支撑立柱以及移动轮,可对磁共振线圈充电时的磁共振频率进行平衡调节,以便于达到最优的电能传输效率,提高充电的速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无线充电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内置无线供电模块的触控显示设备。
背景技术
无线充电技术源于无线电能传输技术,可分为小功率无线充电和大功率无线充电两种方式,小功率无线充电常采用电磁感应式,如对手机充电的方式,大功率无线充电常采用谐振式(大部分电动汽车充电采用此方式)由供电设备(充电器)将能量传送至用电的装置,该装置使用接收到的能量对电池充电,并同时供其本身运作之用,由于充电器与用电装置之间以磁场传送能量,两者之间不用电线连接,因此充电器及用电的装置都可以做到无导电接点外露。
但是,常见的户外使用的显示屏,在连接电源时较为不便,而自带的蓄电池所能用的时间较短,使得显示设备的续航能力较弱,急需要无线充电的功能来满足显示设备的供电,但是现有的远距离无线充电设备对接时较为不稳定,降低了电能的传递效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内置无线供电模块的触控显示设备。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采取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内置无线供电模块的触控显示设备,包括显示器外框、磁共振线圈以及电流监视器,所述显示器外框内一侧壁上通过卡槽固定有触控显示屏,所述显示器外框内一侧壁上通过卡槽固定有所述磁共振线圈,所述磁共振线圈正上方通过导线连通有所述电流监视器,所述触控显示屏背部焊接有连接排线。
所述连接排线远离所述触控显示屏一端电性连接有屏幕主板,所述屏幕主板上与所述连接排线正对面一侧壁上通过导线连通有蓄电池。
所述蓄电池通过卡槽安装在所述显示器外框内部,所述蓄电池与所述磁共振线圈通过导线连通。
所述显示器外框背部通过螺栓固定有设备箱,所述设备箱内部一侧壁上通过卡槽安装有冷却扇。
所述冷却扇一侧与所述设备箱通过卡槽安装有设备电路板,所述设备电路板正上方通过导线连通有调频器,所述设备箱内底部通过螺栓固定有伺服电机,所述调频器与所述磁共振线圈电性连通,所述伺服电机为微型电机。
所述伺服电机、所述电流监视器以及所述调频器均与所述设备电路板通过导线连通,所述伺服电机动能输出轴通过键连接有转盘,所述转盘内转动连接有支撑立柱。
所述支撑立柱底部焊接有底板座,所述底板座底部四角处通过轴件转动连接有移动轮,所述移动轮上带有轮刹。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磁共振线圈和调频器,可通过磁共振的方式,对显示设备进行充电,以实现远距离的无线充电,解决了户外使用显示设备布线困难的弊端;
(2)本实用新型通过电流监视器、伺服电机、转盘、支撑立柱以及移动轮,可对磁共振线圈充电时的磁共振频率进行平衡调节,以便于达到最优的电能传输效率,提高充电的速度。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海尔(青岛)国际智慧教育网络有限公司,未经海尔(青岛)国际智慧教育网络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3156904.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水泵试验工装
- 下一篇:一种可以调节压布力度的压布机